半年近千学子被诈骗,香港警方九月发起防诈宣传

近年诈骗案件猖獗,香港青少年特别是内地来港学生更成了骗子的“重点目标”。香港警方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共接获957宗大专院校学生被诈骗案件。记者从香港警务处获悉,警方将九月份定为“防骗月”,推出系列举措提升青少年防骗意识。

近期,香港理工大学与香港警方举行了“大专学生诈骗认知调查”,涵盖本港及内地不同性别和年龄层学生。据商业罪案调查科高级警司罗国凯介绍,大专院校学生受骗个案当中,63.7%是香港本地生,来港就读的内地生占比虽仅为32.7%,个案有回落,但受骗金额占比超过五成,达到港币6031万元。而诈骗案件类型最多是网购,其次是电话骗案、求职骗案,租楼骗案是第一次出现,半年内有18宗,当中17宗受骗的都是内地生。

罗国凯表示,在投资骗案受害者当中,香港本地学生占比例高达85.7%,而内地来港学生,损失高度集中在电话骗案。

香港理工大学教授徐鑫表示,调查数据中仅有八成金钱受损的学生选择求助,有两成因损失金额小、求助麻烦或感尴尬等原因而选择沉默。他建议相关机构降低求助门槛并加强信息保密,鼓励受害人主动求助。他还指出,曾接受网上防骗教育的学生,受骗及蒙受金钱损失的几率较其他学生低58%,建议未来防骗宣传可利用信息技术定制化推广。香港理工大学将自九月起开展“大学生诈骗认知调查”第二阶段。

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于去年12月、今年4月先后出台新措施,保障银行客户并打击傀儡户口。金管局助理总裁(法规及打击清洗黑钱)陈景宏表示,措施推出后,银行及警方通过实时侦测及骗案预警识别到的诈骗宗数,从2024年首7个月的700宗,上升至今年同期的2200宗,增幅超过两倍。“现在进驻高校的六所银行分行,均建立了相应的侦测系统,提升对学生账户的侦测和阻截可疑交易的能力。”陈景宏称,金管局会要求银行参照风险指标,加强对诈骗交易监控。

文、视频|特约撰稿人 燊亮 记者 王漫琪


(教育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