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苏州日报
5分钟克隆真人形象、声音、表情和动作,还自动生成话术
数字人:24小时直播 月成本千元
苏报讯(驻张家港记者 陈梦娇)屏幕上,一名身着职业装的主播正流畅介绍长裤的面料特性与裁剪工艺;弹幕不时跳出“会不会起球”“有没有尺码推荐”等问题,她应答自如,细节到位。在工作人员提醒下,记者意识到这并非真人主播,而是由人工智能生成的数字人。
昨天,记者来到张家港AI数字直播基地。几十台电脑的屏幕上,不同形象、风格的数字人正同时直播带货,从服装、家电到农产品,各类商品在数字人的推介下“走”向全球市场。
技术团队现场向记者演示了数字人的诞生过程:仅需录制一段5分钟真人视频,AI系统不仅能复制真人形象,还能克隆声音、表情和动作等;而且,系统自动生成直播话术,实时响应在线观众的提问。据介绍,这样一名数字人主播,月成本仅需千元左右,能实现24小时不间断工作。
除了直播业务外,基地还装备推广AI短视频矩阵系统,通过采集来的素材,可在1分钟内生成2000条短视频,并自动完成剪辑、配乐和字幕添加。
今年7月,由张家港市乐余镇与上海鲲之益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张家港AI数字直播基地启用。基地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设有AI技术研发应用部、数字克隆间、数字直播区等多个功能板块。“选择乐余,是看中这里坚实的制造业基础。”基地运营负责人孙广说。
该基地服务范围并不限于制造业。目前,该基地已组织11期AI应用培训,参训者包括制造企业、餐饮商家及家庭农场、个体经营户等。“AI+政务”“AI+乡村振兴”“AI+制造业”“AI+本地生活”等项目同步推进。数字人开始承担反诈宣传、农产品推广、旅游推介等任务,人工智能正深入实体经济各角落。
据介绍,一家本地外贸企业正与该基地合作拓展市场。企业希望借助AI生成的视频内容和数字人直播,通过新媒体平台打开销路。“眼下,我们正在开发数智员工,帮助企业完成重复性工作,节约人力成本。”孙广说,基地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与场景应用,为用户实现降本增效。未来,基地还将深化“技术—产业—人才”协同模式,推动人工智能研究成果向先进制造、现代服务业、智慧农业等实体经济领域转化,打造辐射长三角的AI数字创新总部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