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00后”新生背着吉他,拖着行李箱,独自走进了山东工商学院的校门。他坐了39小时的火车,从广西柳州一路颠簸来到烟台,只为追逐自己的大学梦。这画面让人忍不住想为他鼓掌,也瞬间点燃了迎新现场的热情。
朱竞杨是这名新生,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大一学生。他背上的吉他不是装饰,而是他最亲密的伙伴。高中时,他靠着网络教程自学吉他,累了就弹两下,烦了也弹两下,吉他成了他放松的法宝。他说,坐了39小时火车,行李再重也要带上吉他,因为这是他的热爱。到了大学,他已经计划好加入吉他社团,继续让音乐陪伴自己。这份坚持让人觉得,年轻人的梦就是这么简单又纯粹。
另一边,金融学院的新生隋莉惠也早早来到学校。她从潍坊赶来,跟着姐姐和姐夫在烟台逛了好几天。她说,姐姐是山东工商学院的毕业生,从小就是她的偶像。高考填志愿时,姐姐帮她分析专业,给了不少建议。隋莉惠从小对金融和投资感兴趣,选专业时毫不犹豫报了金融投资。她笑着说,姐姐学的是会计,姐妹俩虽然是校友,但路子完全不同。现在,她对烟台的校园环境特别满意,觉得未来的大学生活肯定会很精彩。
迎新现场还有更感人的故事。一位82岁的姥姥李瑞兰,专程从潍坊安丘陪外孙女晓慧来报到。她满头白发,眼神却亮晶晶的,拉着外孙女的手舍不得放。晓慧考上大学,是全家的骄傲。李瑞兰说,她一定要亲眼看着外孙女走进大学校园才安心。一家三代人一起来的画面特别温馨,女婿搀着姥姥,女儿忙着办手续,周围的师生都投来羡慕的目光。3个半小时的车程对82岁的老人不算轻松,但她一路看风景,觉得时间过得飞快。
同样感人的还有一位70多岁的烟台姥姥。她跟着女儿女婿送外孙上学,笑着说自己年轻时也有个大学梦,可惜没实现。现在外孙考上大学,她特意来感受校园的氛围。看着外孙开心地办理入学手续,她眼里满是欣慰。这场景让人觉得,大学报到不只是新生的起点,也承载了长辈们的青春梦想。
不少家庭还带着弟弟妹妹一起来送哥哥姐姐入学。济南的周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她带着6岁的小儿子,陪大女儿来报到。一家四口在路上边玩边走,烟台的海边风光让这次报到变成了一次开心的家庭旅行。周女士说,小儿子看到姐姐上大学,回家后学习劲头更足了。她觉得,这次送学的经历不仅是家庭的美好回忆,还给弟弟树立了榜样。
迎新当天,学校还给三位新生过了个特别的生日。9月7日,三位新生正好赶上自己的生日,迎新队伍早早准备好鲜花和蛋糕,点上蜡烛,现场开起了“生日会”。新生们又惊又喜,周围的同学和家长也跟着一起祝福。蛋糕虽小,温暖却满满。这场生日会让报到当天多了几分甜蜜,也让新生们感受到学校的用心。
除了温馨的活动,学校还安排了急救知识培训。高年级学长学姐在现场教新生心肺复苏,演示怎么正确处理紧急情况。不少学生和家长围着看,有的还上手试了试。一位家长感慨,学校想得太周到了,这不只是迎新,还是一堂实用的生命教育课。这样的活动让报到现场既有温度又有意义。
从全国各地赶来的新生们,带着不同的故事走进校园。有的独自远行,有的拖家带口,每个人背后都是一段家庭的期盼。数据显示,山东工商学院今年迎来了数千名2025级新生,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他们有的坐高铁,有的开车,有的像朱竞杨这样,坐了39小时的绿皮火车。无论路途多远,他们都带着对未来的憧憬,踏进了大学的大门。
这些画面让人忍不住感慨,大学报到不只是个人成长的起点,也是家庭情感的延续。82岁的姥姥坚持送外孙女,70岁的姥姥来圆自己的大学梦,父母带着弟弟妹妹把报到变成家庭旅行,这些故事都让人觉得温暖又真实。学校用生日会和急救培训给新生上了一堂“开学第一课”,既实用又贴心。
每个新生的故事都像一颗小星星,点亮了迎新现场。他们带着梦想和热爱,来到山东工商学院,开始新生活。你觉得这样的迎新故事里,哪个瞬间最打动你?未来,这些年轻人又会在大学里写下怎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