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第一天,4000新生涌入校园,接驳车跑断腿

9月6日,鞍山师范学院的校园热闹得像过年一样,2025级新生拖着行李箱,带着满脸的期待,踏进了这个新家。校门口挂满了欢迎的横幅,彩旗飘飘,学生志愿者们笑得比阳光还灿烂,忙着帮新生搬行李、指路,空气里全是青春的味道。

学校早早就做好了准备。清晨,校园里的迎新点已经收拾得干干净净,桌子摆得整整齐齐,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个个精神抖擞。校领导们也没闲着,党委书记刘娇、校长王继成带着一帮负责人,亲自到现场看看情况。他们跟新生聊几句,问问家长的感受,还检查了报到点的每一个细节,确保一切顺利。

每个学院的迎新点都像个小舞台,热闹又温馨。辅导员老师们站在前台,耐心地回答新生的问题,手续办得快又细致。除了这些,他们还搞了点小创意,比如设置了打卡点,摆上好玩的互动装置,送点小礼物,像钥匙扣、书签之类的小东西,让新生觉得报到不是件枯燥的事,处处透着惊喜。

志愿者们是这场迎新大戏的主角。学长学姐们早上六点就到岗,守在校门口、路口和宿舍楼前,看到新生就主动上前帮忙。有的帮着扛大包小包,有的领着新生去报到点,还有的干脆陪着聊几句,讲讲学校的事儿,帮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有一位学姐笑着说:“我去年来的时候也懵得很,有人帮我一把,感觉特别暖,所以今年我也想把这份暖传下去。”

学校还贴心地安排了接驳车,在校园里来回跑,方便新生和家长。不仅如此,火车站和汽车站也有志愿者等着接站。他们不光帮着拿行李,还会跟新生聊聊大学生活,顺便介绍一下鞍山的特色小吃。有一位新生家长感动地说:“学校想得太周到了,孩子第一次离家这么远,我们做家长的放心不少。”

报到流程也简单明了。新生到校后,先去学院报到点注册,领宿舍钥匙,然后志愿者带着去宿舍。整个过程有条不紊,连排队的时间都不长。学校还特意在宿舍楼下设了休息区,家长们可以坐下来喝口水,聊聊天,缓解一下送孩子的紧张心情。

为了让新生更快融入,学校还准备了各种活动。比如,有的学院搞了“破冰游戏”,让新生互相认识;还有的学院在迎新点放了留言板,让大家写下对大学生活的期待。一位新生在留言板上写道:“希望在这里找到最好的自己!”简单一句话,写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鞍山师范学院的用心还不止于此。他们知道,新生刚到陌生的地方,可能会有些不安。所以,学校特意安排了心理辅导老师,随时为有需要的同学提供帮助。食堂也提前更新了菜单,增加了各地风味的菜品,让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都能吃到家乡的味道。

据学校统计,今年2025级新生共有4000多人,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学校为了这次迎新,动员了近500名志愿者,接驳车一天跑了上百趟,接送了近千名新生和家长。这些数字背后,是学校对每一位新生的重视和关怀。

从车站到校门,从报到点到宿舍,这一路上,新生们感受到的不仅是学校的效率,还有满满的温暖。鞍山师范学院用实际行动告诉每一位新同学:这里不仅是学习的地方,更是开始新生活的地方。


(教育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