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泰闸社区“七彩暑托班”结业

当国际跳棋的落子声与英语儿歌的吟唱在吴泰闸社区活动中心交织,一场特殊的“结业汇报演出”正拉开帷幕。8月15日,这个承载着30名孩子暑期记忆的“七彩暑托班”圆满收官,趣味英语的流利对话、机器人编程的奇思妙想、国学经典的琅琅书声……多元课程如同调色盘,为孩子们的假期绘就了绚丽底色。

课程矩阵:在体验中触摸成长的更多可能

“七彩暑托班”的课程表,藏着社区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深层思考。跆拳道课堂上,教练正带着孩子们练习。“出拳要有力,收势要立身——这既是招式,也是做人的道理。” 他的话音刚落,7岁的张浩宇就攥紧拳头喊:“教练,我学会了‘忍耐’,再也不会因为输棋哭鼻子啦!”国际跳棋课上,孩子们正为一步棋争得面红耳赤,指导老师笑着说:“棋盘是小社会,在这里学会的不仅是规则,更是尊重对手的风度。”

科技与传统的碰撞,更显教育温度。机器人课上,孩子们操控着自己组装的机械臂抓取积木,8岁的王梓轩骄傲地展示编程代码:“这是我设计的‘彩虹分拣程序’,就像给机器人装了一双会思考的眼睛!”而国学阅读课上,《弟子规》的诵读声穿过走廊,志愿者李老师用动画解读“亲有疾,药先尝”,让孩子们在故事里读懂孝道传承。架子鼓教室的玻璃窗上,贴着孩子们手写的“进度条”,从单音练习到完整演奏《少年》,鼓槌敲击的不仅是节奏,更是坚持的力量。

双向奔赴:社区温度托起成长的重量

“张老师,您看我画的机器人,它能帮妈妈做家务!” 结业仪式上,8岁的陈雨诺举着画作跑到大学生志愿者面前。这个父母忙于工作的孩子,整个暑假都泡在暑托班,“以前在家就看动画片,现在每天最期待机器人课,还认识了会下跳棋的好朋友。”陈雨诺的妈妈说道。

家长李女士的话道出心声:“每天下班接孩子,他都像小麻雀一样讲个不停——今天用英语演了《三只小猪》,机器人赢了比赛,还背了新的唐诗。社区办的不是托管班,是给孩子打开世界的窗口啊!”

未完待续:让 “七彩” 阳光照亮更多童年

结业证书颁发时,孩子们突然集体举起手绘画卷齐声喊道“谢谢老师,老师辛苦了”。吴泰闸社区的这场暑期实践,恰是基层治理温暖落地的缩影,正如吴泰闸社区谢亚宁在结业仪式上所说:“暑托班的价值,不在于教会孩子多少知识,而在于让他们知道,成长有无限可能,社区永远是他们的‘成长合伙人’。

夕阳下,孩子们抱着“结业证书”约定明年再见,这个夏天,成长从未缺席。

(通讯员 赵晨露)


(教育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