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的阳光洒在锦福初中的校园,书声从教室里传出来,响亮又整齐。学生们坐在课桌前,捧着书本,朗读的声音像清晨的鸟叫,充满活力。这所中学,背靠嫦娥山,左边是大河源,右边是小河源,风景美得像画,承载了无数孩子的梦想。
学校右边的小河源也很美。河水清澈,流得欢快,旁边还有田野,绿油油的,像是给学校铺了块大毯子。村里人说,这里的水和土地养育了锦福初中,也养育了无数有出息的孩子。学校就像个温暖的家,保护着每一个学生。
锦福初中的老师们特别用心。他们每天早早到校,备课、改作业,忙得像陀螺一样转。蒋利燕老师教语文,讲课生动,学生们听得入迷。蒋龙飞老师教数学,板书工整,题目讲得清楚明白。学生们都说,有这样的老师,学习一点也不觉得累。
这所学校还培养了很多了不起的人。吕植家现在是广西大学的教授,每次讲课都能让全场安静下来,掌声不断。吕尧钱在对外经贸部工作,走路带风,办事稳当。文邦选在边防哨所站岗,哪怕零下四十度,也站得笔直,像棵松树。这些人,都是锦福初中的骄傲。
学校的教育方式很特别。老师们不只教课本知识,还教学生做人的道理。他们常说,读书是为了让自己更强大,也为了让家乡更好。学生们记住了这句话,毕业后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份信念。
锦福初中的校园虽然不大,但每个角落都充满故事。操场上,学生们跑步、打球,笑声不断。教室里,墙上贴着学生的画和作文,记录了他们的成长。图书馆的书虽然旧了,但每一本都被翻得卷了边,书香味弥漫在空气里。
村里人对锦福初中的支持特别多。每年开学,村民们都会送来米、油,还有自家种的菜。有人说,锦福初中不只是学校,更是村里的心。学校和村子互相依靠,就像家人一样,温暖又踏实。
未来会怎样,没人说得准。但锦福初中的精神,像河边的柳树,根扎得深,风吹不倒。或许有一天,新的学校会建起来,新的故事会开始。而那些关于锦福初中的记忆,会一直留在人们心里,温暖而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