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典礼校长火爆演讲,选专业别跟风,兴趣能让人生开花?

拓荒号:拓荒牛 (企业头条)

上海市实验学校的高三毕业典礼上,校长徐红的一席话火了。她站在台上,面对即将填报志愿的毕业生,语重心长地说:“选专业,别随大流,一定要挑自己喜欢的,愿意干一辈子的。”这话简单直接,却像一颗石子扔进平静的湖面,激起无数涟漪。

徐红校长教了43年书,见过无数学生和家长。她说,教育的本质就是帮孩子找到自己的天赋。每个人都有擅长的事,教育就是要让这些天赋发光,而不是磨平孩子的棱角。她举了个例子,有的孩子爱画画,有的孩子喜欢研究虫子,可这些兴趣往往被家长和学校当成“不务正业”。她痛心地说,如果12年教育下来,孩子什么都不会,只会刷题,那不是白白浪费了青春吗?

她还提到,现在的教育有点跑偏了。家长和学校总盯着分数,盯着高考,盯着名校。孩子的特长还没来得及长大,就被掐掉了。她笑着说:“我们老讲‘扬长避短’,可现在倒好,变成了‘削长补短’。”为了让孩子有点自己的兴趣,徐红校长在学校坚持不补课,双休日留给学生自由发展。她说,课堂效率高了,孩子才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

徐红校长在学校干了30多年,带过不少“天选之子”。这些孩子天赋高,脑子灵,可她却说,生个普通孩子才是福气。为什么?因为天才孩子的父母如果跟不上孩子的节奏,反而容易让孩子压力山大。她见过太多家长,把孩子当成了实现自己梦想的工具。孩子考不上名校,家长就觉得天塌了。徐红校长叹了口气,说:“爱孩子没错,但爱得太用力,有时候反而害了孩子。”

她还讲了个故事。有个学生,成绩一般,但特别喜欢做手工。家长觉得这没用,逼着他学奥数。后来孩子高考失利,整个人都垮了。徐红校长说,如果当初让这孩子多做点手工,没准他现在是个顶尖的设计师。她语重心长地提醒家长,孩子的路得自己走,家长只能陪,不能替。

上海市实验学校虽然不用参加小升初和中考,但高考的压力一样不小。徐红校长说,她得保证学校的升学率,但绝不会让孩子累垮。她有个底线:学生的健康和兴趣,不能牺牲。她坚持让学生有时间去踢球、画画、搞研究,哪怕这些在高考中“没用”。她笑着说:“高考重要,但人生更长。孩子得有自己的热爱,才能走得远。”

徐红校长还提到,现在的年轻人填志愿,很多人一窝蜂选计算机、人工智能。她不反对这些专业,但她提醒,选专业得听自己的心。她举了个例子,有个学生选了热门的金融专业,毕业后干了两年就辞职了,因为他发现自己根本不喜欢。后来他改行做了厨师,天天乐呵呵的。她说,喜欢的事,哪怕赚得少点,干得也开心。

她还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年轻时,她也面临过选择,差点听从家里安排去做会计。但她喜欢教书,喜欢和孩子打交道,最后还是选了教育。她说,这么多年,她从没后悔过。因为喜欢,所以不觉得累。她希望孩子们也能找到这样的路。

徐红校长这番话,不光是对学生说的,也是对家长的提醒。她说,家长都希望孩子考名校、出人头地,但这不能变成孩子的负担。她见过太多家庭,因为孩子没考上理想的大学,闹得鸡飞狗跳。她问家长:“孩子幸福重要,还是名校牌子重要?”这话直白,却让人听了心里一震。

她还讲到,教育的意义不是把孩子塞进名校,而是让他们找到自己的价值。她有个学生,成绩平平,但特别会讲故事。后来这孩子没考上顶尖大学,却成了一名编剧,作品还得了奖。徐红校长说,这孩子找到自己的路,比考上名校更让她骄傲。

她的这番话,不只是对上海实验学校的学生说的,也是对所有正在为未来迷茫的年轻人。她提醒大家,选专业、选人生,别被潮流牵着鼻子走。找到自己喜欢的,哪怕路难走点,也值得。她说,人生就像种地,选对种子,耐心浇水,总能开出花来。


(教育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