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齐聚内蒙古,课堂大变样,学生会更爱学习吗?

一群全国顶尖的老师,4月28日齐聚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干了一件大事:开了一场教学研讨会,主题是“弘扬教育家精神,推动学校发展”。这不是普通的会议,而是让本地老师跟大咖面对面,学真本事的机会。现场气氛火热,老师们都说,脑子被点亮了!

这场活动,教育部“双名计划”首都师范大学基地牵头,带着名师和专家团队,直接到内蒙古“传经送宝”。他们不是来走过场的,而是真刀真枪地指导教学。专家们上了示范课,现场手把手教怎么上课更吸引学生。内蒙古的老师们也不含糊,认真听、认真记,还跟专家们热烈讨论,恨不得把所有经验都装进脑子里。

为什么要搞这个活动?简单说,就是让学校教得更好,学生学得更开心。现在教育要求高,家长也挑剔,老师们得不断升级自己的“装备”。这场研讨会就像给老师们发了一把“金钥匙”,让他们能把先进的教育理念用在课堂上。比如,专家讲了怎么设计课堂活动,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而不是光听老师讲。内蒙古的老师听完直呼:“这招太实用了!”

活动形式也特别丰富。上午是专家的专题报告,讲了教育家精神的核心:用心教书,爱护学生。下午是分组讨论,老师们针对自己的教学难题,向专家请教。有一个年轻老师问:“学生不爱发言怎么办?”专家直接给出一套方法:用小组竞赛调动积极性,再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老师们听完,眼睛都亮了,感觉回去就能用。

这场研讨会的意义,不只是学几招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它让老师们意识到,教育不是死板地讲课,而是要用心、用爱去点燃学生的兴趣。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学校的校长说:“这次活动就像一场及时雨,让我们看到了差距,也看到了方向。”这话说到点子上了,老师们不仅学到了技术,还被激发了干劲。

参加的人也很有分量。首都师范大学基地的名师,苏猛名师工作室的成员,还有内蒙古本地学校的负责人和老师,阵容强大。和林格尔县的学校代表也来了,大家聚在一起,碰撞出的火花特别多。一个本地老师说:“以前觉得名师离我们很远,今天才发现,他们的经验我们也能学!”

老师们学完这些,干劲儿更足了。有一个教了十年的老教师说:“我教了这么多年,还以为自己挺厉害,今天才知道,教学还能这么有意思!”这话不夸张,现场的老师都觉得,这场研讨会不只是培训,更像一次“充电”,让他们重新爱上了教书。

当然,学了这么多,关键还得看怎么用。内蒙古的老师们已经开始计划,回去后要把学到的方法试一试。他们想让课堂变得更有趣,让学生爱上学习。有一个老师甚至说:“我准备下周就试试专家教的竞赛方法,看看学生会不会更积极!”


(教育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