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成都教育再添“一星两品牌”荣誉

近期,2025年全国新时代

“百姓学习之星”和“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名单正式公布

锦江区“学品锦江·研途成长”

武侯区“华灯兴耀”

两个特色项目被评为

2025年全国新时代“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锦江区百家堂姓氏文化博物馆馆长郑华

获评2025年全国新时代“百姓学习之星”

截至目前

全市累计22个项目入选国家级“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11人获评国家级“百姓学习之星”

获省级荣誉累计达到43个奖次

成都学习型城市建设

形成“典型示范—经验辐射—全域提升”的良性生态

以成都社区大学为龙头,全市构建起“市—区(市)县—街道—社区”四级联动体系。通过整合全市600余所社区教育学校、1200余个学习站点、3.2万名专兼职教师资源,创新打造“15分钟学习圈”

例如:锦江区将李劼人故居、白鹭湾湿地公园等打造为研学课堂,在R29社区生活空间等特色街区创新植入共享健身房、社区学堂,书院街五昭路社区等养老服务综合体衍生银龄学堂,让优质教育服务真正融入百姓生活半径,通过“场景再造+功能叠合”构建全域教育生态。“院落学习室”获全国“特别受百姓喜爱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武侯区星级居民自主学习团队获评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培育手册已推广至全国20 余个县(市、区)。

近年来,成都构建起“全龄覆盖、多元供给、数字赋能”的终身教育体系,针对0-3岁亲子家庭、青少年、职场人群、中老年群体不同需求,创新推出“分龄定制”课程体系,构建全生命周期学习圈。通过“一老一小一青壮”精准供给,逐步实现“从摇篮到银发”的学习需求全覆盖。

幼儿早教阶段:补齐婴幼儿家庭教育短板

“慧育之家·金牛早教”项目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益普惠、专业引领、因地制宜”五大原则,累计开展活动2000余场,惠及人群20万余人次,满意度达98%以上。项目荣获国家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教育部“能者为师”典型案例等荣誉,上榜2021年度“成都教育十大民生实事”,收录到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编的《新时代社区教育案例•百选》。

中青年阶段:打造开放式青年夜校

2024年充分结合东郊记忆自身产业优势与年轻流量,运用“在地商户+同场课程+兴趣社交”的运营模式,打造成都首个开放式青年夜校“东郊记忆-青年夜校”。截至目前,东郊记忆青年夜校已成为成都夜校中单一校点开设科目与班级较多、招收学员数量较大的夜校。此外,成都全龄学堂还不断拓展新的教学点,如锦江区宝墩书房、八里庄茶豆大集、青羊区奎星楼等,进一步扩大了服务范围。

老年阶段:助力老年人乐享智慧生活

全市广泛开设智能设备应用课程,以及非遗文化、生活美学等特色课程,内容新颖实用,深受老年人群喜爱。为老年人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市老年开放大学体系服务老年市民线上线下学习75万余人次,为老年人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

除了线下学习,通过数字赋能,成都积极打造“云端学习共同体”。依托“蓉e学——成都市民终身学习平台”等数字化平台,汇聚10万余门线上课程,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学习生态,2024年通过各类终身学习平台参与线上学习达到115927人次;推出“成都市民终身学习平台”,市民注册用户数达798260人,入库资源达11119门,参与学习可兑换社区服务、文化体验等权益。

站在新起点,成都将以“全龄学堂”为核心载体,实施“学习型城市2.0”计划,重点推进三大工程,让学习成为城市一张亮丽的名片。

建设精品示范点位

新建10个覆盖全龄的精品示范点位,打造“成都全龄学堂”学习品牌通过市级中心、区级校区和社区级校点三级联动,全面提升成都市民群体的学习氛围和学习体验,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学习需求,为成都市民构建一个城市全龄教育的“灵活学习圈”。

打造数字公益课程

上线“成都全龄学堂”平台,推出“名师讲堂”等线上优质公益课程,实现学习点位智能化推荐,推动“时时可学、处处能学”变为现实。

创新融合学习场景

深化“学习+”场景应用,推动学习与社区治理、文旅体验、康养服务深度融合,培育“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等示范单元,促进终身教育泛在可及。

来源 成都教育发布

编辑 张佳迎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教育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