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网上流传着一份即将消失的职业名单,名单中大胆预言随着人工智能(AI)的爆发,不久的未来大部分工作都将被取代。体力、脑力、经验、知识等已经不构成壁垒,因为就算聪明如柯洁,复杂如围棋比赛,在阿尔法狗面前也真的不堪一击。
面对来势汹汹的人工智能,人如何才能避免被淘汰?未来人才最可贵的品质是什么?有专家说,人工智能与人的区别在于,人具有多样性和创造力,在创造性的领域、需要传递关爱的领域,人工智能暂时是无法取代人类的。马云也说,“未来30年的业务核心在于创造力。因此,很多事情已经改变了。教育,我们教育孩子的方式,我认为不能只教知识,机器学知识更快。”
遗憾的是,目前对于创造力的培养并没有引起学校和家长的足够重视。众多中产阶层的家长,仍然在教育焦虑的驱动下,把孩子的宝贵时间投入到学校各种作业以及奥数、英语等课外班学习中,许多孩子忙的连玩的时间都没有。家庭教育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创新能力呢?
孩子的创造力是玩出来的
家长要放手让孩子自由玩耍
许多经常批评自己的孩子爱玩,学习不刻苦。殊不知,现在的孩子不是玩的时间长了,而是玩的时间太少,真正的创新力和创造力都是玩出来的。创造力来源于好奇心和爱玩的心态,创造力的开发就是要保留人的爱玩的本性,引导自己或孩子把快乐建造在正确的刺激活动上面。
我们要给孩子提供玩耍的时间和空间,要经常带孩子去体验新的环境、新的事物。在周末或节假日,要多带孩子四处走走,去公园里撒个欢、到胡同里遛个弯、去商场里逛个街、去剧院里看个戏。带孩子出去,不要老是去一个地方或一类地方,要让孩子接触不同的人和事,让他们多听多看多问。如果有条件,还要假期里多带孩子去国内外转转,看看世界,给孩子不同的经历和阅历。不用我们刻意引导,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孩子们出去后,孩子一刻都不消停,每个物件都能引起他们的好奇。
有些家长,孩子去户外,有时怕孩子磕碰,有时又怕孩子弄脏了衣服,总会说“泥巴这么脏,玩那个做什么”“看你玩水把裤子都弄湿了”,等等正是调皮年龄,俗话说“七岁八岁狗都嫌”,不过只要不玩特别出格的花样,只要是安全的,我们就放手让他们自由玩耍。衣服脏了怕什么,回来洗洗就好了;磕碰一下也不用怕,偶然摔摔跤是为了将来不摔大跤,学会自我保护的本事。家长一定不要过度限制孩子,不要总让孩子玩一些家长爱玩的事情。
家长要让孩子有目的地玩耍
让孩子自由玩耍,不代表不需要加以引导,不代表玩耍不需要目的性,其实有目的游戏可以更好的帮助孩子创造力开发。
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发散思维和想象力。要引导孩子在游戏中,多问些问什么,要自己去探究问题的答案,同一个问题要多做几种解答或几次尝试,不要仅仅满足于问题解决即可。
要多让孩子参加集体性活动,跟随同学或小伙伴一起出去玩耍。这样就可以学会与人相处、感受交朋友的快乐、经历小朋友间的摩擦碰撞,小朋友之间互相学习模仿,也会让孩子受益良多。
幼儿时期,可以鼓励孩子多参加一些角色扮演性游戏,研究表明越是经常参加扮演游戏的孩子,创造力越强。孩子玩耍时,要帮助孩子养成从有益而不是有害的事物中找乐趣的习惯。比如,坚决不能沉迷于网络游戏。
在玩耍中,要让孩子学会在面对压力或挑战之时仍能从容不迫。引导孩子在做事的过程中,树立一个相应的“快乐目标”作为完成任务的奖赏,从而增强自己对痛苦的忍耐力,借机进行抗挫折教育。
艺术是最好的创新教育
美育可以保护感性思维
在儿童时期,人主要是通过感性思维来认识世界的,如感知、想象、情感、直觉乃至无意识等。感性思维非常珍贵,一方面是它与人的创造力密切相关,二是儿童时期是感性思维的高峰,其后如不加以保护,就会逐渐衰减。
艺术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感性教育,是一种很好的创造力开发的教育形式。美国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案例,叫“零度项目”。这个项目于1967年立项,起因是1957年苏联先于美国成功地把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太空,而美国大批专家学者多次考察苏联后经过研究认为,与苏联相比,美国的科技教育是先进的,但艺术教育落后,造成科技人员创造力低下,需要专门进行研究,从而加强艺术教育。
加强艺术教育从幼儿开始
从出生开始,儿童就表现出对美的早期感受力。他们会无意识地拿去颜色鲜艳的物品,并表现出喜悦感。意大利圣拉法埃莱生命和健康大学最新公布的一项研究成果还显示,出生两天的婴儿即可辨别音符,并对其做出反应。
法国的早教非常有名,培养出了一大批艺术家和科学家,主要内容就是艺术教育,就让孩子们感受、体验和创造美。在法国幼儿园里,他们的绘画课,不是要让孩子完成一幅完美的作品,而是引导孩子进行视觉和色彩的探索,培养他们自由绘制、着色和拼贴的能力;他们会经常带孩子们去博物馆、美术馆等,在法国经常可以看到各大博物馆里席地而坐的孩子们听讲解,他们在那里一呆就是一天,除了看、听,更重要的是发现与感受。
家长要发挥重要作用
家长们首先要转变自己的理念,不要总是被教育焦虑所困扰,总是想着教育抢跑。抓住孩子最为珍贵的童年,多为孩子创造接受艺术教育的条件,有条件时,带孩子多去博物馆、美术馆里转转,多去看看优秀的演出等;起码,可以跟孩子一起看看好的绘本,陪着孩子自由无拘束地涂涂画画,给孩子放放优美的钢琴曲等,这些都是很好的美育形式。而且有些教育形式,其实从孩子五六个月就可以开始了。条件允许时,还可以适当给孩子报点兴趣班。报兴趣班,要尊重孩子的兴趣,要注意不同类型的班孩子适合的年龄是不同的。
(
教育行业责编:
陈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