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儿童教育过程中的前提观念

拓荒号:陈峰 (企业头条)

教育理念:教育之前必须知道的前提观念,你错了多少?


教育方法


第一,阶段论
前面我很多次提到过,一些糊涂型鸡娃的家长,是不明白孩子多大能干什么、应该干什么,干什么弊多利少的。不知道所以胡来。

说个我自己的例子,孩子一年级去过两天奥数班,让我停了;然后二年级家里又闹起来,“今年得奥数了吧?那你说啥时候弄数学!”我说,“别急,我一直盯着呢,火候到了,随时可以开始”。火候就是孩子忽然有兴趣+思维深度(知识架构能力)到了。

实际上,12岁以前的具体认知阶段,或者说“现在孩子聪明”提早到10岁,我是不建议让孩子去补习班、竞赛班的。当然,你们家出个高斯天才,我不敢反对。

什么是阶段论?
有两个知识点。

第一是皮亚杰的(智力)认知阶段说;
第二是埃里克森的(情感)认知阶段说;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
感觉运动:2岁前,
前运算(守恒互逆,自我中心):2-7岁,
具体认知:7-12岁,
形式运算:12+岁。
同化(经验)和顺应(新学):青春期。

来,咱们大白话(要严谨请自行认真研读发展心理学相关科目)一点,让家长们有一个大致印象:


教育理念


2岁以前,孩子是五感+手脚运动的阶段,要允许孩子看、听、咬、摸、爬、跑、拆和祸祸。不适于让孩子看书、写字、做题,上什么劳什子启蒙课。

2-7岁,前认知,就理解为似懂非懂。这个阶段我的建议还是一句话:让他们决定想学什么玩什么,家长可以引导,但你是辅助。

为什么全世界规定孩子7岁上学,不鼓励学前教育,就是因为限定功课会影响孩子的认知发育,学得多现在厉害将来哭去吧。

再说一遍,我没绝对说:孩子不要认字、不许学个加减法。玩可以,不要以你二把刀教育水平的想象力,去祸害孩子的正常发育。所以我多次说过,这个阶段我几乎是憋着不给孩子认字和教东西的,孩子问当然简单说说可以。

7-12岁,具体认知阶段很重要。关键点就是:用知识做事,而避开刷题(形式认知抽象思维)。


教育思维


早点让孩子锻炼抽象思维不好吗?不好。就好像孩子没走稳,你让孩子训练飞一样道理:先把重要基础打牢,现在慢一点,后面偷着乐吧。

那么,什么是“用知识做事情”,很简单就是做实验啊?英语语文,和孩子一起看书讨论,让孩子写日记(日记法详见专栏文章),参加个作文比赛演讲比赛(自己家也可以搞,录像发去某音……),数学可以让孩子算账算时间……把抽象的知识落实在生活实际体验,是这个阶段的诀窍。反正别人孩子上奥数时候,我家的成天设计什么旅游路线,或者编写奇思妙想的科幻故事出来,也没见我们孩子最后跟不上补习班的啊?

12岁以后的形式运算,多的不说了,一个关键词:思维方式。

请参考下我专栏文章“知识架构”说的比较详细。这里说一些,只会死记硬背被动刷题的孩子,是没有办法和形成自发自有的思维架构体系的孩子竞争的,不是一个层次。哪怕你运气撞见几道题见过,那没有用,就算急功近利说高考,谁能押对所有高考题?

青春期的同化和顺应不提了。


教育方式


埃里克森阶段论:
信任对不信任,1.5岁,
自主对羞愧怀疑,3岁,
主动对内疚,6岁,
勤奋对自卑,12岁,
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青春期。
我多次强调过,至少学龄前,孩子情感情绪教育,是比智力开发功课早教更重要百倍的,俗语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情感情绪有问题,一辈子都会举步维艰。

举一个例子:哪个班级单位没有几个奇奇怪怪、没办法打交道的奇葩,我是不希望孩子向那个方向发展。但是好像现在奇葩的“巨婴”是越来越普遍,这可不能都怪孩子吧?

来,看埃里克森。

信任对不信任,1.5岁,大白话的要点是:要陪伴。

只要父母在,不说话不伸手,孩子就有安全感。

自主对羞愧怀疑,3岁,大白话的要点是:安全前提,让孩子尽量探索,

好处太多了,比如后面的规矩训练。

主动对内疚,6岁,大白话的要点是:自尊心。

虽然和成人不太一样,小孩子这个阶段特别“好面子”,不能批评、不能输、不能说他们不好……

怎么办?换个方式就好了啊?

打碎东西不能批评?我会说:“哎呀花瓶你怎么啦,自己走路摔跤了吗,你疼不疼啊……”孩子不傻,知道自己错了,会过来帮忙的。

练琴练球不认真?不要说“隔壁小明……你怎么……”,我建议是,“是有一点难,不过我们练习就要想办法,就要进步啊,来我们一起看看怎么可以进步一点点……”

家长应该都有这种经验,孩子某一个阶段会对自己身体不满意,也不要骗孩子,“你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孩子,”那下次你说话孩子就不信了,我自己做法是,“粑粑小时候也不好看啊,不过粑粑好好吃饭,锻炼身体,长大就好了啊,你看粑粑是不是帅的一塌糊涂?”或者把缺点转化一下:“皮肤黑很帅啊,你看很多运动明星演员都是棕色黑色皮肤啊,要是你想白,多吃蛋白质(没用,哄孩子的),所以要多吃肉……”

勤奋对自卑,12岁,基本上是小学阶段。重点一个字:捧。

只要孩子做事情,就要激励鼓励,适当竞争。很多这个阶段的孩子懒,是一个误会,要么功课太多孩子真的累,要么短线刺激太多(比如游戏),带偏了孩子。

办法就是,宁可少补习哪门课,也要给孩子每天留一个小时自由时间。有些家长说什么“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那也不能违反自然生理规律。

至于游戏,这是被忽视孩子的常见问题,你不陪孩子,自然孩子找游戏陪了?这个话题有点大,只能说个人经验,陪孩子玩,做手工。另外沉迷游戏的我,后来从不当孩子面玩了。都是趁睡着以后情怀一个小时就算了。


教育方式


青春期我也暂时不讨论了。

好,总结一下
孩子的成长,基本上两岁,七岁,十二岁,不严格但是有阶段特点的,不要乱来。
盖大楼要打好基础,教育孩子也要走稳阶段。
不然,鸡娃的光得意呢,孩子楼倒倒了,怪谁?

(教育行业责编:陈峰 )
2021年06月28日 09:02[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