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读报 |《中国美术报》2025年第30期导读


《中国美术报》第414期 封面

本期导读

01

美术聚焦

●如何构建新时代书画鉴定人才培养新格局

02

专题

●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中国书画鉴定与价格评估人才培训集中授课阶段顺利结课

03

美术新闻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报道 |

江山永铸——中国传媒大学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美术作品展举办

人民的胜利——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教师书法作品展在京开幕

浩气长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专题展在粤开展

烽火宣言——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美术文献研究展亮相成都市美术馆

《中国抗战大后方版画运动史》读书分享会在渝举办

●文化和旅游部2025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入选项目 |

从石间到纸上——唐代石刻拓本书法研究与创作展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开幕

三家门下转轮来——齐白石与徐渭、八大山人、吴昌硕的超时空对话

●艺坛短波

04

艺术家

●何香凝:国运繁荣渡白头

●杨之光:永恒之光

●赵冷月:沸腾

●陆庆龙:平林漠漠

●宿志鹏:Alt+Tab混合变位

●牟克&柳巴文·阿纳托利·阿列克桑德罗维奇:共生之境

05

专题

●何以潇湘——“漫步山水间”湖南当代山水画风暨全国名家作品邀请展

●形象的张力——吴银杉艺术回顾展在京开幕

06

艺术设计

●焦点|众志成城:构筑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活动广场布置设计思考

●速递|2025中国国际时装周(秋季)启幕 多元设计亮点引关注

●工艺|竹编:经纬间的千年匠心

●经典|乔治·尼尔森:波普风格家具设计的奠基人

07

美育

●古今对画|临摹:于传统沃土育未来之花

●名师讲堂|丘挺:凝诗为画变古求新——中国国家画院丘挺工作室高研班教学实录

●美育现场|“音艺无界·声动美术馆”——音乐与艺术的跨时空对话

08

副刊

●大家|秦宣夫的西方美术史研究

●艺见|对“美”的认识

●展览探微|以艺术的方式为宗师传神写照:《文章钜公——唐宋八大家画赞》创作感言

●新书推荐|《渐江年谱》:新安画派研究的最新成果

美术聚焦


如何构建新时代书画鉴定人才培养新格局

中国书画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美学精神。随着艺术品市场的繁荣与发展,书画作伪技术亦不断“推陈出新”,对鉴定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当前,我国高水平、复合型的书画鉴定人才队伍存在断层风险,传统的“师带徒”模式已难以满足新时代大规模、系统性人才培养的需求。近年来,除高等院校教育外,各大艺术机构也组织实施了诸多书画鉴定人才培养项目,积极探索书画鉴定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为探讨新时代背景下书画鉴定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新方法与新路径,《中国美术报》特别策划“如何构建新时代书画鉴定人才培养新格局”专题报道,以期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专题


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中国书画鉴定与价格评估人才培训集中授课阶段顺利结课

9月4日,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中国书画鉴定与价格评估人才培训”的学员们赴天津博物馆和天津美术馆考察学习,完成了最后一次集中教学。至此,该项目为期35天的集中授课阶段顺利结课。

美术新闻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报道

江山永铸——中国传媒大学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美术作品展举办

人民的胜利——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教师书法作品展在京开幕

浩气长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专题展在粤开展

烽火宣言——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美术文献研究展亮相成都市美术馆

《中国抗战大后方版画运动史》读书分享会在渝举办


文化和旅游部2025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入选项目

从石间到纸上——唐代石刻拓本书法研究与创作展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开幕

三家门下转轮来——齐白石与徐渭、八大山人、吴昌硕的超时空对话

艺坛短波

艺术家


何香凝:国运繁荣渡白头

杨之光:永恒之光

赵冷月:沸腾

陆庆龙:平林漠漠

宿志鹏:Alt+Tab混合变位

牟克&柳巴文·阿纳托利·阿列克桑德罗维奇:共生之境

专题


何以潇湘——“漫步山水间”湖南当代山水画风暨全国名家作品邀请展

潇湘,不止于地理符号,更是一种深植于中国传统文脉的文化意象。它既是《山海经》中“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的天地大美,也是楚辞里屈原行吟的烟波浩渺;既是唐宋诗词中迁客骚人寄怀的明月孤舟,也是千年来中国文人精神世界的诗意栖居。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报》社主办的“何以潇湘——‘漫步山水间’湖南当代山水画风暨全国名家作品邀请展”即以面对“潇湘”的叩问为题,试图穿越时空的迷雾,探寻这一文化母题在艺术史中生生不息的延绵流变。


形象的张力——吴银杉艺术回顾展在京开幕

9月7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中国老教授协会主办,北京云上美术馆、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承办的“形象的张力——吴银杉艺术回顾展”在云上美术馆开幕。展览集中展出了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教授、中国老教授协会文化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吴银杉数十年来创作的油画作品及素描作品共计138幅。

艺术设计


焦点众志成城:构筑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活动广场布置设计思考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当天上午9时,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纪念大会。全球的目光投向雄伟的天安门、壮丽的天安门广场。本期《中国美术报》特别邀请纪念大会服务保障和广场活动指挥部策划设计部部长、北京印刷学院院长田忠利分享其关于本次纪念大会活动天安门广场布置设计的思考。


速递2025中国国际时装周(秋季)启幕 多元设计亮点引关注

工艺|竹编:经纬间的千年匠心

经典|乔治·尼尔森:波普风格家具设计的奠基人

美育


古今对画|临摹:于传统沃土育未来之花

临摹的要义,一在摹其形迹,二在悟其用心,后者虽难,却是关键。过分固守传统,只会让中国画陷入自困,因此我们需正视传统的“流动性”,在传承中求新。


名师讲堂|丘挺:凝诗为画变古求新——中国国家画院丘挺工作室高研班教学实录

山水画并不等同于通常意义的风景画。山水画是基于中国人特有的认知方式与诗意表达的艺术创造。禅宗的“明心见性”“灵山只在我心头”,追求价值之源的努力是向内而不是向外。这同时也支配着文学艺术,尤其是造化与心源论,在山水创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美育现场“音艺无界·声动美术馆”——音乐与艺术的跨时空对话

副刊


大家|秦宣夫的西方美术史研究

20世纪的中国美术史家中,若论西方美术史的造诣,恐无人能与秦宣夫比肩。他是清华大学学霸,早期清华大学毕业生留学专习艺术的,只有闻一多、梁思成和他数人而已。在中国众多的画家当中,他是理论修养较高的;在艺术史论家中,他又是画得较好的。

艺见|对“美”的认识


展览探微|以艺术的方式为宗师传神写照:《文章钜公——唐宋八大家画赞》创作感言

中国国家画院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联合主办的“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主题全国美术作品邀请展”,用书画等艺术形式呈现唐宋八大家的诗文精神与风骨,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具体实践。在此,笔墨与思想互证,绘画与文章兼融,通过艺术与文化的融合,构成了跨媒介共鸣,让经典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新书推荐《渐江年谱》:新安画派研究的最新成果

编辑 | 李振伟

制作 | 殷 铄、刘根源

校对 | 闫 君

初审 | 贺 玮

复审 | 马子雷

终审 | 金 新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茶室、视频录播室,背靠中国国家画院,面临三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品鉴会、研讨会等活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联系人:王会

联系电话:010-68464569 18611300565


《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5年出版44期。邮发代号:1-171

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264元/年

2.直接向报社订阅,发行联系人:吴坤 电话: 13071178285

新闻热线

电话:010-68469146

邮箱:zgmsbvip@163.com


(文化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