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灿若星河——画院(青年艺术家)优秀创作成果展览之意写乡风——利有成花鸟画作品展在京举办

7月21日至7月25日,由《中国美术报》社、阳江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阳江市阳东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的“意写乡风——利有成花鸟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举办。展览展出了西安中国画院画家、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画家利有成近年创作的中国画作品,呈现其在花鸟画创作方面的艺术探索轨迹。





部分嘉宾合影

“灿若星河——画院(青年艺术家)优秀创作成果展览”扶持项目,旨在展示当代青年艺术家群体的创作理念、学术态度、艺术成果和精神追求。入选的75个项目,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国内画院青年艺术家的创作面貌,彰显出他们对美术创作的独立思考,也展示了当下青年艺术家的创作态势。

天津美术学院原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贾广健表示,利有成的作品既有深厚的中国画笔墨传统,同时又融入了鲜活的写生体验,并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作为一位在北京求学、在广东工作生活的艺术家,利有成敏锐地捕捉广东特有的自然景物特征,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独到的艺术表现,形成了极具个人特色的花鸟画语言。






展览现场

中国国家画院创研规划处处长袁学君表示,此次展览作为“灿若星河——画院(青年艺术家)优秀创作成果展览”扶持项目的又一成果,延续了项目一贯的学术追求,重点关注青年艺术家的成长轨迹与创作成果。利有成近期的创作呈现出鲜明的艺术特色,展览主题“意写乡风”恰如其分地概括了他在艺术探索中的核心追求——既坚守传统文脉,又扎根现实生活。从学术层面来看,利有成在工笔与写意的融合、线条造型的把握以及色彩氛围的营造等方面都有独到见解。创作理念上,利有成始终秉持“以古为新”的态度,一方面向经典致敬,深入研究传统绘画精髓;另一方面勇于创新,在延续传统文化的同时寻求新的发展路径。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科研处处长于洋表示,此次展览集中呈现了这位广东画家近年来创作的系列作品,既是对其中青年艺术探索的阶段性总结,更是对当代写意花鸟画传承与创新命题的生动诠释。作品风格上,艺术家采用没骨与兼工带写相结合的笔墨语言,通过对景写生的创作方式,将岭南传统建筑中的断壁残垣、非遗纹饰等元素与自然花鸟相融合,在新旧碰撞、古今对话中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展览作品尺幅丰富,从鸿篇巨制到精致小品,无不体现着画家对花鸟画艺术的执着追求。其笔墨表现既有传统文人画的古雅意趣,又展现出当代写意的自由松弛,在精微刻画与写意挥洒之间找到了完美平衡。








展览现场

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所长陈明表示,从利有成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其受到导师刘万鸣的影响,无论是构图还是景物描绘,都体现出一定的传承关系。利有成的工笔功底扎实,无论是从传统院体画的严谨性,还是从中西融合的写实造型角度来看,他的技法都相当成熟。更为难得的是,他能够将传统工笔的造型方法与现代图式语言相结合,例如巧妙运用地方建筑纹饰或局部元素与花鸟题材融合,使画面既有传统韵味,又带有当代生活的气息。这种结合既遵循传统规范,又能灵活地将其融入当下的文化环境。因此,利有成的作品既清晰展现了师承脉络,也体现了他对传统与现代审美结合的积极探索。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近现代美术研究室主任朱京生表示,从此次展览中可以看出利有成对宋人师法造化、源于生活的创作理念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实践。他的创作从生活中汲取灵感,作品生动自然,流露出一种深邃的古意,耐人寻味。此外,利有成的书法也颇有造诣,小楷中带有碑学意味,他的书画风格协调统一,相得益彰。利有成的作品既不艳俗,也不浅薄,深沉高雅,充满古意。他的成功得益于对传统的深刻理解、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以及个人修养的持续积累。

中国国家画院花鸟画所画家郭子良表示,利有成的作品有着扎实的传统功底,画面气势恢宏而意蕴深远,尤其在细节刻画和技法运用上,深得中国画传统精髓。展览中最令人称道的是画家对岭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他将家乡建筑中的雕刻纹样、南方特有的建筑元素等本土文化特征,与传统花鸟画技法巧妙融合。这种创作方式既保留了传统花鸟画的精神内核,又注入了鲜活的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利有成的艺术实践表明:只有深入理解传统,才能更好地表现当下;只有扎根生活,艺术才能永葆生机。

部分展出作品欣赏


利有成 《家园》 纸本设色 176cm×134cm 2021年


利有成 《风暖春光至》 纸本设色 180cm×138cm 2022年


利有成 《春日闲庭》 纸本设色 138cm×70cm 2023年


利有成 《乡音晨曲》 纸本设色 220cm×145cm 2023年


利有成 《垣上静听岁时声》 纸本设色 70cm×46cm 2023年


利有成 《愿》 纸本设色 45cm×66cm 2023年


利有成 《写生荷花系列·1》 纸本设色 35cm×46cm 2024年


利有成 《写生荷花系列·3》 纸本设色 35cm×46cm 2024年


利有成 《写生荷花系列·5》 纸本设色 35cm×46cm 2024年


利有成 《写生荷花系列·7》 纸本设色 35cm×46cm 2024年


利有成 《旷野风轻》 纸本设色 33.5cm×44.5cm 2025年


利有成 《漓江系列·1》 纸本设色 48.5cm×33.5cm 2025年


利有成 《漓江系列·2》 纸本设色 46cm×34.5cm 2025年


利有成 《晚风过荷塘》 纸本设色 138cm×69cm 2025年


利有成 《微雨》 纸本设色 34.5cm×46cm 2025年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 | 杨晓萌

制作 | 殷 铄、刘根源

校对 | 安亚静

初审 | 殷 铄

复审 | 冯知军

终审 | 金 新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茶室、视频录播室,背靠中国国家画院,面临三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品鉴会、研讨会等活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联系人:王会

联系电话:010-68464569 18611300565


《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5年出版44期。邮发代号:1-171

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264元/年

2.直接向报社订阅,发行联系人:吴坤 电话: 13071178285

新闻热线

电话:010-68469146

邮箱:zgmsbvip@163.com


(文化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