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飞越沙漠,
也不必跨过山海,
今天起,
在郑州就能走进阿拉伯半岛的古老绿洲,
感受一段跨越千年的文明对话。
中沙文明跨越山海郑州相遇
2025年9月26日,“时空寻踪:阿拉伯半岛北部诸王国文明特展”在河南郑州 “城市文化会客厅”——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重磅揭幕。此次展览是沙特阿拉伯埃尔奥拉地区珍贵藏品继故宫博物院展出后,首次登陆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河南。恰逢中国与沙特阿拉伯王国建交35周年暨中沙文化年,展览将为两大古老文明对话搭建重要平台,深化两国文化交流合作。
展览亮点抢鲜看
01
六大展区,沉浸式穿越绿洲奇迹
展览以“绿洲文明”为主线,
设置六大主题展区,
贯穿德丹、利哈亚尼与纳巴泰三大古国文明。
从北阿拉伯的地理风貌,到纳巴泰的墓葬信仰,再到跨越山海的货币与铭文——观众不仅能观赏神庙雕像、香炉、丝织残片等沙特珍品,还能通过影像、地理模型和年表,感受埃尔奥拉作为“人文交融奇迹绿洲”的独特魅力。
展厅内还特意布置了熏香氛围,步入其中,仿佛瞬间穿越至阿拉伯的古老绿洲。
02
中西方文物同台展出
本次展览由埃尔奥拉皇家委员会和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共同策划,精选古神庙遗迹、铭文以及墓葬出土艺术品等多个领域最具代表性的珍品,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埃尔奥拉“人文交融奇迹绿洲”的独特魅力。
展览特别设置中国文物展区,展出十件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物,通过文物对比,直观诠释阿拉伯半岛绿洲文明与黄河流域农耕文明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共通之处,为观众打造一场横跨两国的“时空寻踪”之旅。
西汉的陶俑头与德丹的还愿人像形成呼应,汉代的博山炉与利哈亚尼的砂岩香炉对比出东西方焚香礼仪的异同,而战国铜壶与纳巴泰陶器则共同讲述“妆匣里的美学”。这些文物虽远隔万里,却在造型、用途与象征意义上展现出惊人的共鸣。
03
两大文明的交汇密码
近年来,中沙两国在文明对话中持续增进互信,在人文交流中不断培育共识,文化等领域合作成果丰硕、发展突飞猛进。此次展览落地中华文明主根主脉之地河南,让阿拉伯半岛古老文明与中原文明在此交融辉映,生动绘就出文明交流互鉴、美美与共的绚丽画卷,为中沙文化年增添重要一笔。
展览深入挖掘了文明交流的实物证据:在纳巴泰墓葬中发现的一件脆弱丝织残片,其纤维可能来自两千年前的北印度甚至中国。它无声地诉说着黑格拉作为贸易节点,在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对于海内外观众而言,此次展览既是深入体验沙特阿拉伯本土风貌、沉浸式感受埃尔奥拉绿洲奇观的窗口,更是领会人类文明多元共生特质、触摸文明交流温度的契机。随着国庆、中秋双节临近,公众无需远行,在“商城之心”便可开启跨越山海、连接沙特绿洲与中原厚土的文明奇遇,近距离感受两大古老文明的独特魅力,而该展览也将成为连接中沙两国人民情感、促进文化互鉴的重要桥梁。
观展指南
“时空寻踪” 阿拉伯半岛北部诸王国文明特展
展览时间:2025.9.26-2026.1.5
展览地点: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
这个金秋,
不妨走进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
透过动态影像与珍贵实物,
亲眼见证沙漠如何孕育城市、
岩石如何被刻成记忆、
两大古老文明如何在时空中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