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人民论坛网
转载请注明来源
哲思 |三个社交微习惯,越早知道越好
真正影响人生的往往不是大选择,而是小习惯。好习惯如同雨水一般,润万物于无声,却有着滴水穿石的力量。分享三个社交小习惯,帮你打破社交恐惧,活出松弛感。
戒掉“内心预演”。一些人社交最常见的困扰是,“言未出,结局已演千百遍”。往往事情还未开始,心力就已经被预支耗尽,执行力乃至对事物的判断力也会随之被削弱。过度的内心戏,本质是把“可能的困难”放大成“必然的失败”。所以,与其在心里推演千万种负面结局,不如试着“先做再说”。若你总是犹豫,这个世界就很大;若你勇敢出击,这个世界就很小。
接纳“不完美”。很多人不敢社交,是怕“出丑”“丢面子”。但其实,最完美的状态,不是你从不失误,而是你从没放弃成长。试着培养“丢得起脸”的勇气,把每一次尴尬都当作成长的“刻度尺”。敢露怯的人,才配得上更辽阔的人生。
不活在别人的期待里。生活中,一些人总是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但事实上,你永远无法让所有人满意,人生是不断与理想的自己进行比较。真正的大方,是拥有“被讨厌的勇气”。不要因为怕得罪人而附和自己不认同的观点,更不要因为别人的一句“我不喜欢”就自我怀疑。当你不再把“让所有人满意”当成目标,社交会瞬间轻松很多。(选自人民论坛哲思,详见)
哲思 |你的心态,决定你能走多远
人的一生中,意外时有发生。若沉溺其中,只会压垮自己。既如此,最好的方法就是以平常心对待,得之不喜,失之不忧。
求而不得是常态。大道至简,无欲则刚,得不到的痛苦,其实是欲望与现实之间巨大鸿沟的体现。放纵欲望是本能,清空欲望是本事,知足方能长久。别贪心,人生不可能什么都拥有;别灰心,人生不可能什么都没有。与欲望和解,人才能从平凡中寻得幸福,轻松上阵。
接受落差感是必修课。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人总是在接近幸福时倍感幸福,在幸福进行时却患得患失。这种痛苦源于人们总是习惯性地将目光投向远方,却忽略了当下的拥有。得之坦然,失之泰然,活在当下,珍惜拥有,幸福才会如期而至。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知足便是幸福。
告别所有的遗憾。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生活虽苦,遗憾却是另一种甜。古人云:“往事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过去无法重来,但未来还有无限可能。喜欢的事,就去做;在乎的人,就好好守护;向往的地方,就开始出发。以后的路还很长,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选自人民论坛哲思,详见)
哲思 |凡事主动一点,人生更从容
曾几何时,人们觉得:“主动的那一方很廉价”,“主动了却失败了,会很丢脸”。殊不知,主动的人似乎都会越过越好。想要改变就立刻行动,凡事主动积极一点,一切都会变得越来越好。
主动出击。主动去挖掘一些自己不曾尝试的领域,去看自己没有看过的风景。其实,就算主动会被拒绝,甚至会换来失败,我们的人生也不会因此变得糟糕。而因为没有勇气,错过属于自己的机会,才是遗憾的事情。那些为自己勇敢争取的瞬间,会让你发现,你远比想象中更加强大。
主动沟通。遇到问题时,沉默只会让误解越结越深,让矛盾越积越大。主动沟通,恰恰是消除误解、建立信任的起点。主动沟通不是多说话,而是在合适的时机,用合适的方式,主动分享关键信息,把想法摆上台面,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让问题得到解决。
主动筛选。人生最大的幸运和福报,便是能与舒服的人共度生活。志同道合,三观一致,方能同频共振,相处愉快。主动筛选目标,把握本质追求;主动筛选信息,明晰内在要求;主动筛选伙伴,心齐才可事成。只有自己主动去筛选时,才能把握生活的主动权,才更有勇气去面对未来的不确定,从而不畏惧任何事情。(选自人民论坛哲思,详见)
哲思|处世交友的智慧,就藏在这五句话里
人这一生,本质是与自己、与他人共处的旅程。处世的分寸、交友的通透,古人早已在字句间埋下答案,读懂这五句话,便收获了处世交友的智慧。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段关系的稳固,需要双方都懂得“换位思考”:不将自己反感的事强塞于人,不凭自己的偏好漠视他人的处境。当言语带着体谅,行动藏着分寸,彼此才会在关系里感到自在。这份舒适感,正是所有长久关系的基石。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真正的交心,是能跳得出年龄、身份这些世俗的条条框框的。古语云“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能成为知己的,不是因为你我完全相同,而是能在差异里欣赏对方。你懂我的不同,我惜你的独特——这份包容,比“同调”更珍贵。
“口乃心之门,守口不密,泄尽真机”。言语是内心的出口,也是关系的“防火墙”。真正聪明的人,懂得该说什么、怎么说。让心门有锁,是守住自己的底线;让言语有尺,是给他人留有余地。这份分寸,才是让关系走得稳、走得远的关键。
“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人心一眼看不透,真情一时验不出。顺境中的赞美易,逆境时的支撑难。不必急于给一段关系下定义,时间会帮你过滤掉虚情假意,留下那些经得起考验的人。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水的淡,是因为不含杂质;醴的甜,是因为裹着利益。最好的关系,看的不是锦上添花的热闹,而是雪中送炭的真诚。守好处世的分寸,选对同行的人,人生这场旅程,才会少些磕绊,多些温暖。(选自人民论坛哲思,详见)
哲思 |真正的自律:事不拖、言有度、人随和
“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所谓克己,便是自律。真正的自律,并非苛刻的自我束缚,而是一种精妙的生活艺术,它体现在三个层面:事不拖、言有度、人随和。
事不拖。拖延最大的坏处不是耽误,而是使自己变得犹豫,甚至丧失信心。 不拖延,并非一味追求速度,而是强调一种“立即开始”的行动力。不妨给大脑设定一个指令:到什么场景就要开始做什么事,这个方法看似简单,效果却远超我们的想象。
言有度。急事,慢慢说。遇到紧急情况,稳住自己,对方才能不慌,事情才有解决的可能。小事,幽默说。既缓解了气氛,也凸显了情商高和不较真。没把握的事,谨慎说。既是对他人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未发生的事,不胡说。道听途说、未经核实的信息,不要随便往外传。这不仅会让你失去可信度,还可能制造不必要的恐慌或误解。伤害人的话,不能说。伤人的话一旦说出,像泼出去的脏水,不仅收不回,而且可能会毁掉和他人的关系。
人随和。随和之人,如水般柔软,包容万物,却不失自我。随和之人,并非一味讨好与迎合,其本质是“和而不同”。他们尊重他人的选择,理解他人的处境,却能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与判断,让人感到舒适自在。(选自人民论坛哲思,详见)
本期编辑 | 常嫦 陈慧昇
音频剪辑 | 曾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