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食不止米和面!这些食物能当主食,营养丰富

主食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膳食的基本质量。主食除了大米、白面、小米,其实主食的范畴非常宽泛,它们各有独特营养,对身体好处各异,还能精准适配不同人群的需求。

1、传统谷物:日常吃的 “老伙计”,大多数人都适合

这类主食是我们日常饮食的 “主力军”,包括大米、小米、燕麦、玉米、高粱、荞麦等,它们以碳水化合物为核心,同时提供多种微量营养素:

燕麦: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如 β- 葡聚糖),能延缓血糖上升、促进肠道蠕动,还能增加饱腹感。对需要控制血糖的中老年人、久坐不动的上班族(易便秘)、想减少饥饿感的人群尤其友好,日常煮燕麦粥、加在杂粮饭里都合适。

玉米:黄色的玉米粒里藏着丰富的类胡萝卜素(可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 A),还有叶黄素和玉米黄素 —— 这两种成分是眼睛的 “保护神”,能减少蓝光对视网膜的伤害。经常看电脑、玩手机的学生、上班族,以及需要预防视力退化的中老年人,多吃煮玉米、玉米糊。

荞麦:含有独特的芦丁(一种黄酮类物质),还富含 B 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能帮助调节代谢、促进消化。适合需要控制体重(膳食纤维强饱腹)、或消化功能稍弱的人群,做成荞麦面、荞麦饭都很美味。

小米:中医里常说小米 “养胃”,现代营养学也证实它富含 B 族维生素和铁质,易消化吸收,对肠胃负担小。适合脾胃虚弱的老人、小孩,或是术后需要调理肠胃的人群,煮成小米粥加少量红枣,温和又滋补。

2. 淀粉豆类:低热量高纤维,减肥人群的 “宝藏主食”

红小豆、绿豆、蚕豆等都属于淀粉豆类,它们的优势很突出:淀粉含量高、热量却比精米白面低,还自带植物蛋白和膳食纤维,是 “高蛋白低负担” 的代表。

营养与好处:植物蛋白能补充身体所需的氨基酸(尤其和谷物搭配时,能让蛋白质吸收更全面),膳食纤维则能增强饱腹感、促进肠道蠕动,避免吃多了发胖;同时,豆类的升糖指数(GI)较低,吃后血糖不会骤升骤降。

适配人群:最适合减肥人群 —— 用部分红小豆、绿豆替代米饭,既能减少热量摄入,又能避免因不吃主食导致的疲惫、情绪低落;也适合素食者(补充植物蛋白)、需要控制血糖的人群(稳定血糖波动)。

3. 薯类:低脂肪高维生素,全家都能吃的 “健康选择”

马铃薯(土豆)、甘薯(红薯)、山药、芋头,这些常被当作 “蔬菜” 的食物,其实是优质主食替代品,尤其是红薯,多次被世界卫生组织评为 “最健康食物”。

甘薯(红薯):脂肪含量仅 0.2g/100g,热量只有大米的三分之一,却富含 β- 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 A)、维生素 E、维生素 C,还有大米、白面中缺乏的赖氨酸(能弥补谷物的氨基酸短板)。吃红薯不仅能控制热量,还能补维生素、护视力,适合减肥人群、需要补充维生素的儿童,以及想改善膳食结构的全家老小;把红薯和杂粮同煮(如红薯杂粮饭),还能让口感更丰富。

马铃薯(土豆):淀粉含量高,还富含钾元素(能帮助平衡体内电解质),煮熟后口感软糯,易消化。适合运动后需要补钾的人群(替代部分主食),也适合牙口不好的老人、小孩;需要注意的是,土豆尽量蒸、煮、烤,避免油炸(如薯条),否则会增加多余脂肪。

山药、芋头:两者都含有黏液蛋白,能保护胃黏膜,且膳食纤维丰富,对肠胃很友好。适合脾胃虚弱、容易腹胀的人群,蒸山药、芋头蘸少量蜂蜜,既是主食又是健康零食。

试试这几款简单主食,新手也能做

要是不知道怎么搭配主食,别着急,这几款做法简单:

杂粮窝头:用玉米面、小米面、黄豆粉混合,加入少量土豆泥和蜂蜜调味,和面后上锅蒸熟即可。一口能吃到多种谷物的香气,膳食纤维和植物蛋白双补,适合全家当早餐或晚餐主食。

八宝粥:准备绿豆、红豆、大米、薏米、燕麦(谷物 + 淀粉豆类搭配),豆类提前泡 12 小时;砂锅中先煮大米、薏米、燕麦,慢火熬至黏稠,出锅前 15 分钟加入葡萄干、枸杞、大枣,既能补纤维,又能添点自然甜味,消化功能弱的老人、小孩都爱喝。

蒸红薯 / 红薯杂粮饭:红薯洗净蒸熟直接吃,或是切小块和大米、燕麦一起煮成杂粮饭。不用复杂调味,就能吃到红薯的香甜,还能减少精米摄入,减肥人群吃也无负担。

不管是想减肥、护眼睛,还是想调理肠胃,只要选对适合自己的主食,记住 “别吃多、多换颜色”(比如黄色的玉米、红色的红薯、黑色的红豆),主食就能帮咱们把健康提一提。

编辑:陈方

一审:李慧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美食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