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险奇绝”魅力无限!全国知名网媒实探“杂技之乡”吴桥

9月10日至12日,“‘吴’奇不有 等你来‘桥’”全国知名网络媒体走进吴桥活动在“杂技之乡”河北吴桥成功举办。来自全国的10余家知名媒体记者组成采访团,通过为期三天的多处走访和沉浸式体验,全面生动地感受到吴桥杂技深厚的文化底蕴、蓬勃的产业活力及其作为“中国杂技之乡”与“世界杂技摇篮”的非凡魅力。


(吴桥杂技大世界。陈新华摄影)

从体验表演到聚焦教育:

沉浸式感受杂技艺术的活态传承

采访团此行深入吴桥杂技的“心脏地带”,进行了一场极具深度的文化溯源与创新体验之旅。

作为吴桥杂技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在承载江湖精神的吴桥杂技大世界“江湖文化城”,采访团亲历了原汁原味的民间杂技展演,感受了杂技艺术在街头巷尾生生不息的民间土壤。



(杂技大世界)

江湖八大怪之一李印怀,绝技是“眼里扎出骨针”来。一个露天的场地,一个沧桑的老艺人,拿着两个骨针,从鼻孔而入,然后从两眼而出,此情此景让采访团震惊不已。

另外一“怪”——何树森,人送外号“吹破天”。倒吹杆子、反把吹、大小唢呐交替吹……绝活不少。还有拿手好戏“鼻奏唢呐”,时而粗犷奔放、时而清脆悠扬,引得大家叫好不断。

走进鬼手居剧场,“鬼手”王保合的儿子王立刚身着一袭国风装,正表演“三仙归洞”。一根木棍、两个碗、三个海绵球;一张桌子、一块红布,再无其他辅助道具,指尖翻飞间尽显中华传统技艺的深邃精妙,采访团众人虽瞪大双眼也难窥其秘。


(鬼手居剧场)

在江湖大剧院,大型杂技情景剧的恢弘上演,将传统技艺与现代舞台科技、叙事艺术完美融合。杂技演员们以超越极限的技艺、震撼唯美的舞台效果,赢得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生动诠释了吴桥杂技从“技”到“艺”的华丽蜕变。


(江湖大剧院)

同时,采访团也走进了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中国最早的一所专业培养杂技人才的中等艺术学校,系统观摩了科学严谨的杂技教学体系,并探访了孙福有故居、于金生杂技小院等历史遗迹,触摸大师足迹,体悟吴桥杂技代代相传的工匠精神与艺术创新。

此外,采访团还探访了吴桥杂技博物馆、河北金鼎古籍文化有限公司等点位,从更多维度了解吴桥杂技的活态传承与现代发展。

从地方名片到世界舞台:

“吴桥杂技”成世界顶尖杂技文化符号

回望吴桥杂技的来时路,以前只是吴桥祖辈闯江湖的谋生手段,而今历经千年历史激荡,早已超越地域范畴,成为代表中国乃至世界杂技艺术巅峰的文化符号。

“世界杂技看中国,中国杂技看吴桥”——这句享誉全球的定论,精准概括了吴桥在中国杂技版图中无可撼动的核心地位。它是中国杂技艺术的发源地、核心技艺的集散地、顶尖人才的输出地,其历史积淀、技艺水平、文化影响力均在国内首屈一指。


(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

而在国际上,更是地位崇高。

以吴桥县命名的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Wuqiao International Circus Festival),自1987年创办至今,已成功举办十九届。

该艺术节与摩纳哥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Festival International du Cirque de Monte-Carlo)、法国明日与未来国际杂技节(Festival Mondial du Cirque de Demain)并称为 “世界三大杂技赛场” ,是全球杂技界公认的最高竞技与展示平台之一。

从闻名国内到蜚声国际,吴桥杂技节已然成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一张闪亮名片,并在持续向世界输出中国杂技艺术的顶尖水准与文化魅力。

走出去、也走回来:

“第二十届”回归故里,再启新篇

在“走出去”扩大国际影响力的同时,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也在“走回来”,吸引全球顶尖杂技团队前来参赛。

据了解,在9月28日至10月8日,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将在沧州市吴桥县和石家庄市举办。届时,来自全世界的杂技团队将在“中国杂技之乡”同台竞技。

同时,本届杂技节主体活动也是首次落地“杂技故乡”吴桥,具有里程碑意义——不仅是对吴桥作为杂技艺术源头的至高致敬,更充分体现了吴桥在国际杂技艺术领域的重要地位。

而本次全国知名网络媒体走进吴桥活动,通过深度采风与融媒体传播(短视频、图文等)的有机结合,成功实现了“线上引流”与“线下文旅”的共振,也为即将到来的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营造了热烈浓厚的全球性期待氛围。

当世界目光再次聚焦吴桥,这座“杂技艺术的圣殿”正以其深厚的底蕴、蓬勃的活力与开放包容的姿态,向世界发出最诚挚的邀约。

上游新闻记者 张雪梅


(文化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