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罗轩
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上,罗中立的油画《父亲》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如今,这幅创作于1980年的杰作,正以一种全新的方式焕发新生,在其原型人物邓开选老人的故乡四川巴中平昌县,一场以“父亲”为主题的文化盛宴即将“开席”。
游客参观拍照
据了解,平昌县巧妙挖掘油画《父亲》这一独特文化资源,推出父亲文化系列活动,通过“1个主活动+6个配套活动”的立体、多元格局,将艺术经典转化为地方文旅品牌建设的核心动力,打造出内涵丰富而又独具特色的“父亲原乡”文旅地标。
9月29日晚,平昌县双城村“巴山美村·父亲原乡”将迎来“父亲原乡·爱有回响”音乐会。“这不是一场普通的演出,而是一次文化认同的集体建构。”据活动主办方负责人介绍,音乐会围绕“父亲”主题精选曲目,同时融入“欣赏巴中·唱响平昌”原创新歌,实现经典与原创、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学生在双城村写生
“选择在乡村举办音乐会,本身就具有不凡的意义,它打破了高雅艺术与乡土社会的界限,让艺术回归生活、回归群众。”该负责人表示,这样的考量与《父亲》油画本身的艺术理念一脉相承,罗中立当年正是从平凡劳动者身上发现了震撼人心的美,如今平昌县又将这种美以音乐的形式回馈给这片土地和人民。
游客参观乡村记忆馆
同时,平昌县父亲文化系列活动还有6个配套活动:“我和父亲的合影”摄影展、“感恩父爱”主题诗歌朗诵会、“父亲的活路”农事体验活动、“我给父亲唱首歌”音乐秀、“父爱如山·水墨传情”美术创作活动、“父亲的味道”美食文化活动。这些不同形式的配套活动,将构建起多元、立体的父亲文化体验矩阵。
平昌县作为《父亲》原型人物的故乡,承载着这幅艺术巨作深厚的文化基因和精神血脉,在打造父亲文化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双城村局部鸟瞰图
据平昌县文联主席刘静介绍,这一优势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地缘优势,油画原型人物邓开选老人是土生土长的平昌人,这一特殊身份使平昌与“父亲”建立了不可分割的血脉联系;二是文化传承优势,平昌县多年来持续挖掘和传播“父亲”文化,建设了“巴山美村·父亲原乡”,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实践经验;三是品牌基础优势,“父亲原乡·醉美平昌”已成为平昌重要的文化IP,在省内乃至全国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四是学术支撑优势,通过前期举办的系列学术研讨活动,已形成了一批关于父亲文化的研究成果,为打造父亲文化品牌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从一幅油画到一个文化品牌,从艺术经典到大众参与,平昌县正在书写一段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生动故事。这个秋天,一起到平昌“父亲原乡”,去品味一场艺术与生活、记忆与当下相互交融的文化盛宴。(图由平昌县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