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美英老师站在讲台上,手里拿着一块自制的地球模型,笑眯眯地问学生:“你们说,这地球咋就转得这么稳当?”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抢着回答。这是浏阳三中地理课的日常一幕。蒋美英,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女孩,用14年的坚守,把枯燥的地理课变成了学生最爱的课堂,还点亮了无数农村娃的未来。
她出生在农村,家里条件一般,靠着高考翻了身,考上了石家庄学院地理科学专业。毕业后,她没选择城里的舒适生活,而是回到农村当老师。“我想帮农村的孩子,也改变他们的命。”2011年,她通过特岗教师考试,来到湖南益阳安化县羊角塘镇中学,开始了教书生涯。那地方偏远,条件艰苦,但她觉得,农村的孩子更需要好老师。
在安化教书的四年,她见过不少单亲家庭的孩子。有的孩子父母外出打工,留他们在村里跟爷爷奶奶生活。她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教育能让这些孩子看到更大的世界。”她下定决心,要用知识帮他们打开一扇门。因为教得用心,她2013年被评为“优秀特岗教师”。2015年,她通过考试来到浏阳三中,从此再没离开过农村的讲台。
她还特别会用身边的事儿教地理。比如,她带学生调查浏阳乡镇的奶茶店分布。学生分组跑遍大街小巷,记下每家店的位置,最后写成报告。她在课堂上带着大家分析:为啥奶茶店都开在人多的地方?这跟地理里的“中心地理论”有啥关系?学生们听完恍然大悟,觉得地理跟生活原来这么近。这样的实践活动,她还组织过不少,比如让学生观察月亮的变化,或者去田里看看水稻怎么长。她的学生因此拿了9次全国地理实践活动一等奖。
蒋美英不光会教书,还特别爱学习。她常说:“老师得有真本事,才能教好学生。”她每学期听课至少20次,有时候看网上名师的视频课,有时候去现场听专家讲课,连其他科目的课她也去听。她说,每次听课都能学到新招,比如怎么把问题讲得更清楚,怎么让学生更感兴趣。2020年,新教材和新高考来了,她花了好几个月,反复读课标和教材,硬是把新东西吃透了。
她的努力没白费。她加入了5个省市级名师工作室,4次被评为优秀学员,还当过核心成员。她写了17篇教研论文,6篇拿了省市级一等奖。她还主持了一个省级课题,参与编写了4本地理教材和4本练习册。这些成果,让她的课越来越扎实,也让更多老师跟着她学到了新方法。
除了教书,她还当了10年班主任。班主任的工作可不轻松,每天早出晚归,大事小事都要管。但她总能找到乐趣。她会给学生办生日会,学生也会在她生日时送上小礼物。高三压力大的时候,有个成绩顶尖的女生考前抱着她哭,把心里话全倒了出来。她还帮过一个被质疑的学生,让他重新找回了信心。她说:“当家长告诉我,孩子想当我这样的老师,我觉得所有的累都值了。”
她的班级总是年级里的佼佼者。2019到2021年,她带的1803班连续两年拿了校运会团体第一,比第二名高出好几十分。2021到2024年,她的2117国防教育特色班更是成了年级的“领头羊”。学生们喜欢她,家长们信任她。她说:“你真心对学生好,他们能感觉到,也会真心对你好。”
蒋美英的付出,换来了不少荣誉。她是浏阳市乡村骨干教师、长沙市高中地理骨干教师,还拿过“十佳课堂教学能手”和“青年岗位能手”的称号。浏阳市政府和长沙市都给她颁过奖。但她最看重的,还是学生们的成长。她说:“只要农村教育需要我,我就一直教下去。”
你觉得,像蒋美英这样的老师,还能为农村教育带来啥新变化?她的故事,是不是也让你想起身边某个默默付出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