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艺术家留沪采风创作,《相约北外滩》2025国际当代版画展开幕



“北外滩,一片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街区,一段汇集江河、跨越百年的水岸。一把金钥匙,正在开启这里的艺术之门。”9月9日下午,中国证券博物馆内回荡着激昂的朗诵声,《相约北外滩》2025国际当代版画展在此正式开幕。展览汇聚来自各国的数十位版画家的近百幅作品,旨在以版画为媒介,构建一个跨文化对话的平台。


展览现场。

今年是虹口区《爱上北外滩》文化品牌创建五周年,越来越多的国际艺术交流在此落地生根。作为《爱上北外滩》的升级版,《相约北外滩》秉持“国际化与在地性融合”的理念,计划用5到10年的长期耕耘,开启国际艺术家驻留计划,并积极联动国外优质驻留资源,全力构建“上海故事,国际表达”的文化传播与交流对话矩阵。

谈及文化艺术与虹口的关联,版画是绕不开的“精神纽带”。1931年,鲁迅在虹口举办暑期木刻讲习会,将版画从传统文人雅玩转化为唤醒民众的工具,点燃新兴木刻运动火种。虹口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刘长宁强调,“本次展览期间,9位驻留艺术家将深入北外滩采风,让城市肌理成为艺术语言。艺术家们在此期间的作品,既致敬鲁迅木刻精神,更是艺术与城市‘双向奔赴’的见证。”



展出作品。

“当代版画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承载文化、表达创新的重要载体,反映了时代的精神和艺术家的思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原副主席毛时安表示,“北外滩既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又充满当代活力,国际当代版画的多元性与创新性能够与之完美融合。”

策展人朱建辉介绍,本次展览的作品筛选注重国际视野与本土表达的结合,既展示国际版画的前沿趋势,又体现本土文化特色,同时融合经典与创新元素,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艺术体验。

意大利艺术家帕特里齐奥·迪·修罗(Patrizio D Sciullo)分享他在驻留期间的创作感受,“这次在北外滩驻留期间,我常沿着江边漫步,老建筑的砖墙、新地标的线条、街头行人的笑脸、清晨公园里老人晨练的身影……这些都成了我速写本里的素材。我想把这些‘流动的瞬间’刻进版材,让西方制版技巧与中国地域故事在纸上相遇。”

展览注重文化与教育融合。活动期间,展览特别策划“艺术进校园”行动,邀请艺术家走进虹口中小学,让孩子们感受“指尖上的艺术”。此外,还在展览现场特设“青少年版画创作角”,让孩子们以北外滩风景为主题自由创作版画。针对青少年群体设置的互动解说和沉浸式展区,协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版画艺术。

上海市文联原专职副主席、秘书长沈文忠提到,“这次展览呈现的‘国际视野+美育导向+产业思维’三大亮点,体现‘文化+教育+产业’模式是文艺服务城市发展的创新路径。 ”


展览注重文化与教育结合,特设青少年创作区域。

帕特里齐奥·迪·修罗为《相约北外滩》创作雕塑《Golden Key to Arts·北外滩》。雕塑以无限符号“∞”为整体造型,巧妙呼应黄浦江与苏州河“一江一河”交汇的景致,暗喻中外文化交流永不停歇、永续传承。他表示,“愿中国观众透过我的作品看见意大利艺术的肌理,也愿世界透过版画,看见北外滩的过去与未来。”未来,北外滩将继续拓展艺术与城市共生、文化与教育相融的新型生态,让这片水岸不仅成为外滩“黄金三角”中的视觉焦点,更成为一座“没有围墙”的美育课堂。

原标题:《国际艺术家留沪采风创作,《相约北外滩》2025国际当代版画展开幕》

栏目主编:张熠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阮佳雯


(文化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