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朝天门老味道,12元滑肉汤肉多实惠,外地人咋没听过?

朝天门码头边,一碗滑肉汤端上来,热气腾腾,豆芽清脆,肉片顺滑,重庆人的心好像都被这碗汤暖了一下。这不是普通的早餐,而是几代人挤在批发市场里讨生活的记忆。80年代,朝天门是重庆的“淘宝”,啥都有,衣服、玩具、锅碗瓢盆,啥都能淘到。

那时候,南岸江北还是大片农田,重庆人嘴里的“进城”,就是奔解放碑,更是要逛朝天门。市场里人挤人,吆喝声、讨价声混在一起,热闹得像过年。来买货的、卖货的,忙活一早上,肚子饿得咕咕叫,就找个摊子,要一碗滑肉汤,简单又管饱。

滑肉是啥?就是瘦肉片裹上红薯粉,腌好后下锅煮,定型了再轻轻翻动,汤里再扔一把黄豆芽,煮得清清爽爽。肉片不多,但够实在,豆芽占了大半碗,汤底鲜得让人眯眼。老板挑着两口锅,锅边放一罐自制的辣椒油,想辣就加一勺,不加也照样好喝。

这碗滑肉,过去只要几块钱,现在涨到12块了。味道没变,变的可能是咱们的嘴。朝天门现在高档了,商场、餐厅挤满街,滑肉摊却越来越少。以前满街跑的小贩,挑着担子吆喝,现在多半进了小吃街,滑肉还跟别的菜混搭,少了那股纯正的老味道。

吃滑肉不用讲究,路边蹲着,端碗就吃。旁边还有糯米饭、麻辣串串,点上一份,凑一顿饭,简单又满足。小时候跟爸妈来朝天门,他们忙着挑货,小孩就盯着滑肉摊,眼巴巴看着肉片在锅里翻滚,闻着汤香,口水都流下来了。

滑肉的来历没人说得清,估计是外地商贩带到重庆,慢慢火起来的。重庆人爱吃麻辣小面,最开始可能还吃不惯这清汤寡水的玩意儿。但时间长了,滑肉就成了朝天门的一道风景,吃的是味道,更是那份热闹的回忆。

现在朝天门变了样,高楼大厦,灯火通明。滑肉摊少了,很多人吃着吃着就觉得少了点啥。不是味道淡了,是那种挤在人群里、端着碗蹲路边吃的氛围没了。80年代,朝天门是重庆人的“宇宙中心”,全国各地的货都往这儿涌,市场里啥稀奇玩意儿都能找到。

重庆人骨子里爱热闹,滑肉这东西,就像家里的老物件,看着不起眼,扔了又舍不得。吃一碗,像是跟过去聊了聊天。以后咋样?谁知道呢,也许滑肉会慢慢淡出,也许哪天又火起来。反正,只要还有人端着碗蹲路边吃,朝天门的故事就没完。


(文化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