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的通辽市科左后旗,既有“黍稷盈畴翻碧浪”的田园丰美,更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文芬芳。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北疆文化建设的生动实践里,9月8日,科左后旗第四届中华诗词大会决赛如期而至。来自全旗各地各部门的10组参赛选手,身着汉服,齐聚一堂,以诗为笔、以词为墨,在决赛舞台上共绘北疆的诗意山水画卷。
比赛现场。娇阳摄
以艺赋能,演绎文化新声
决赛现场,四场精心编排的文艺节目轮番登场,将现场氛围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情景剧《千古流芳苏轼》率先点亮舞台。身着现代校服的学生仿佛穿越千年时光,与手握诗书的“苏轼”相遇,一老一少以对话形式串联起多部经典诗句,从中引出了苏轼的人生境遇。生动的表演不仅让观众沉浸式走进诗词背后的故事,更以“古今对话”的创新形式,为以诗育人、以诗化人注入新动力。
比赛现场。娇阳摄
科左后旗实验小学学生带来古诗词童声合唱《小园》,稚嫩的嗓音轻轻融入陆游笔下的词句,明朗轻快的旋律伴着童真的唱腔,将诗词中的田园意趣与生活温情缓缓铺开。童声与经典的碰撞,使现场观众在纯净的歌声中感受到了诗词的柔软与力量。
马头琴表演者们围坐舞台中央,合奏起内蒙古经典曲目《鸿雁》。《鸿雁》承载着草原民族的情感记忆,此次与诗词大会舞台相融,更是让草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相辉映,彰显了北疆文化的独特魅力。舞蹈《行香子》压轴登场,孩子们身着素雅长裙,以轻盈舞姿演绎出了秦观《行香子・树绕村庄》的意境。古典诗词的“意”与现代舞蹈的“形”完美相融,成为科左后旗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转化、创造性发展的鲜活实践,让传统文化在艺术创新中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以赛聚情,见证荣誉加冕
本届诗词大会共设置诗词达人1名、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组,优秀奖7组。比赛在选手们奋勇争先和观众们热情抢答的活跃氛围中圆满落幕。经过激烈角逐,最终,来自甘旗卡第二高级中学的选手包云凤获得“诗词达人”称号,甘旗卡第二高级中学一组获得本次大赛一等奖,查日苏镇中心学校一组获得二等奖,向阳中心学校获得三等奖,散都苏木中心校、甘旗卡第二高级中学二组、甘旗卡第三初级中学、散都苏木公河来中心学校、诗词学会、科左后旗实验小学、查日苏镇中心学校二组获得优秀奖。
此次大赛不仅是一场诗词竞技,更是科左后旗推进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载体。科左后旗委宣传部副部长特木尔巴根表示,未来将继续以诗词、歌舞、非遗等为纽带,推出更多兼具文化内涵与时代特色的文化文艺活动,让科左后旗北疆文化品牌更响亮。(许欣悦)
来源:科左后旗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