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共绘鹊华秋色”文化创作项目座谈会举行

《鹊华秋色图》

作为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瑰宝

承载着济南鹊山、华山的深厚文化底蕴

为赓续千年文脉

展现济南新旧动能转换

起步区新时代发展蓝图

8月26日上午

由济南新旧动能转换

起步区宣传文化部主办

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

山东中国画学会

山东省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指导

山东广播电视报社、中国山东网承办的

“中新共绘鹊华秋色”文化创作项目座谈会

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管委会举行


《鹊华秋色图》是元代画家赵孟頫于元贞元年(1295)回到故乡浙江为好友周密所作的纸本水墨设色山水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描绘的是济南东北华不注山和鹊山一带秋景,画境清旷恬淡,表现出恬静而悠闲的田园风味。

本次座谈会以“共绘新时代鹊华秋色 共绘新征程合作篇章”为主题,邀请新加坡画家陈玉庭,中国台湾地区画家黄中泰、詹丽芳、侯佩岑,山东省内画家张志民、任清、方辉、吴震、吴疆来到起步区,为联合创作新时代《鹊华秋色图》进行绘画创意想法的交流与探讨。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起步区城市形象宣传片和相关视频短片,了解起步区整体规划建设情况。起步区宣传文化部宣传网信办公室主任王善龙介绍了“中新共绘鹊华秋色”文化创作项目有关情况。


为何要创作新时代《鹊华秋色图》?王善龙说,首先是致敬优秀传统文化。赵孟頫1295年创作《鹊华秋色图》,成为传世至今的国宝名画,这是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最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该画记录七百多年前这里的自然生态和生活场景,如今黄河入济、天堑通途,北侧新城崛起,如果能重新创作一副画,记录现代发展场景,用对画演绎跨越千年的艺术对话,体现出优秀文化的传承,意义重大;其次是描绘未来发展蓝图。当前大桥城市副中心规划蓝图已经绘就,用书画艺术方式进行写意,既是对未来艺术化表达,也是将来回顾建设发展历程的一个对照;第三是加深地区交流合作。新画作创作主题是中新济南未来产业城,这是省市及起步区与新加坡合作共建的重大项目,希望通过这种精品文化创作方式让更多新加坡人了解起步区和中新济南未来产业城。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如今在台湾故官博物院,远离故乡数百年。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持续深化两岸人文交流;第四是讲好时代发展故事。赵孟頫画的鹊华,是对济南鹊华烟雨意象的描绘,是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济南。随着黄河入济和新区建设,这里正在跨过黄河建设一个新济南。艺术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擘画新时代的黄河下游高质量发展的大写意画卷。


起步区规划和自然资源部总师办公室主办杨惠钰介绍了大桥片区规划融入鹊华元素情况。中新济南未来产业城专班产业促进部投资促进办公室主办高雅介绍了产业城规划建设情况。


据了解,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位于济南市北部,于2021年4月由国务院批复设立,规划面积798平方公里,城镇建设用地规模168平方公里,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支持建设的实体性新区。发展定位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示范、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的新引擎、高水平开放合作的新平台、绿色智慧宜居的新城区”,可复制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级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经验政策。为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超前布局,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山东省委、省政府基于与新加坡30余年合作基础以及未来产业发展优势,谋划推动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山东省首个中新合作实体化载体——中新济南未来产业城。中新济南未来产业城位于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核心片区,与济南市城市副中心规划范围基本一致,规划面积66平方公里,东至京沪高速、沉砂池,南至黄河大堤、鹊山湖,西至黄岗路北延线,北至青银高速。《济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已于2024年11月8日获国务院批复,未来产业城开发空间上位规划已经确定。京沪、京台、青银3条高速公路和京沪、济郑、济青、石济4条高铁在周边交汇,“公铁空水”四港联动,规划建设10处跨河通道连接主城区。


山东广播电视报社社长、总编辑,中国山东网董事长王靖波围绕活动的国际传播与交流合作意义进行发言。王靖波介绍,中国山东网由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管,山东广播电视台运营,致力于山东对外形象的国内国际传播,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与完善,现拥有中、英、日、韩、俄五种语言版本,已成为山东省最具影响力的外宣综合门户网站。中国山东网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讲好“合作故事”,通过全媒体矩阵,向世界各地传播画家们笔下的起步区,展现双方在文化交流中碰撞的火花;二是搭建“对接平台”,结合艺术交流,组织媒体交流活动,让新加坡企业深入了解起步区的产业规划和合作机遇;三是深化“长效合作”,形成有来有往,多方互动,寻找时机组织有高度、有深度的文化合作项目,成为友谊永恒的纽带。


济南社科院原副院长,二级研究员张华松解读了鹊华海门意象。张华松说,鹊、华二山,是济南古城北面的门阙。鹊华海门,出典于晚明济南诗人、史学家刘敕。鹊华海门——黄河走向大海之门,展现的是济南面向大海、走向世界的开放胸襟,展现的是中华文化开放、包容,心怀天下的伟大品格。“济南落实国家黄河战略,打造黄河风貌带,建设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和国际化大都市,理应将‘鹊华海门’打造成堪同壶口瀑布等量齐观的黄河经典景观,打造成黄河国家地理标志,打造成黄河文化对外传播的标志性符号、黄河文化走向世界的象征。”


山东省艺术研究院书记孙海涛介绍了山东省艺术研究院的相关情况,并表达了对本次活动的期待。孙海涛说,通过各位艺术家手中的画笔描绘起步区的发展,创作出既有艺术底蕴又有时代特色的艺术作品,不仅彰显文化自信,也是向海外讲述中国故事、展现济南文化魅力的有效途径。


随后,与会画家依次交流新时代《鹊华秋色图》的创作想法。山东省内画家、山东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山东中国画学会名誉会长张志民说,这次活动很有创意,希望每位画家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笔墨特长,展现鹊华美景和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新时代发展蓝图。


座谈会最后,市委宣传部对外传播处处长梁刚在发言中说,希望通过各位艺术家的齐心协力,最终能够结出丰硕的成果。此次创作活动之后,起步区将组团在9月下旬出访新加坡,以新时代《鹊华秋色图》为主题进行专题展览。希望各位艺术家积极邀请在新加坡的各界朋友莅临参观,并以此次创作活动为契机持续策划新的交流活动,常来常往,互鉴互惠。


济南市委宣传部分管负责同志,相关处室主要负责同志;起步区管委会分管负责同志,宣传文化部主要负责同志,宣传文化部宣传网信办公室、规划和自然资源部总师办公室主要负责同志;中新济南未来产业城专班相关负责同志;相关领域专家画家参加座谈会。

来源中国山东网记者 葛婷婷 修泽旭 杨雪纯 李晴 张心露

编辑陈康

复审陈吉康

终审|王树伟


(文化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