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圣”吴道子游历四川,一日画就《嘉陵江三百里风光图》丨打赢经济发展翻身仗

封面新闻记者 苏定伟

“画圣吴道子,寄情于山水,沉醉于蓬州,留下了传世佳作《嘉陵江三百里风光图》。”8月28日,南充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全力打赢经济发展翻身仗・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主题新闻发布会(蓬安专场),蓬安县委常委、副县长蒋鹏程介绍,1300多年前,唐朝“画圣”吴道子游历古蓬州,画就嘉陵江三百里风光,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一段传奇。


蓬安吴道子雕像(蓬安文旅 供图)

“画圣”之路,从民间画匠到宫廷画师

吴道子,是中国山水画的祖师,被后人尊称为“画圣”,人物绘画“冠绝于世”,民间雕塑、绘画工匠把他尊为“祖师”。5000年的中华文明史上,画画的人很多,成名成家的数以万计,但“画圣”仅此一人,唐朝的吴道子。幼时家贫的吴道子,曾随张旭和贺知章学习书法。可家贫无依,字儿写得好,并不能填饱肚子,又没办法像其他读书人那样走上科举之路。那时的唐朝,佛教盛行,各地都在大兴土木建造寺庙。寺庙建好后,都要在墙壁上画一些佛像或佛教故事,画匠纯粹就是一门谋生的职业,和今天的杀猪匠、木匠并没多大的差别。

吴道子在长安、洛阳两京寺观所作壁画,曾达300余堵,奇踪异状,无有同者。唐玄宗惜才,将其召入宫中,授内教博士,非有诏不得随便作画。吴道子似乎天生为画画而生,无论是山水人物还是宗教题材,他都独树一帜,创造出独特的画风和画意。



吴道子游览嘉陵江(蓬安文旅 供图)

泛舟嘉陵江,背负皇命的画师纵情蜀地山水

四川景色,一向为古人所向往。诗人李白游遍了蜀中名胜,曾写下了不少动人的诗篇。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玄宗皇帝不便前往欣赏,怎么办呢?命宫廷画师吴道子和李思训二人入蜀写生,画一幅《嘉陵山水图》。人们苦于蜀道崎岖难行,山路跋涉艰辛,多舍陆行船,嘉陵江便成了水路交通要道。千百年来,许多达官显贵与骚人墨客,或贬官之人,皆泛舟嘉陵。或临江而吟诗,或游景而题壁,或临境而作画,或高歌而抒怀,嘉陵江更为绚丽多彩。

一叶扁舟,蜀地之上,吴道子纵情山水,他是背负皇命的画师,也是一名游客,南充境内处处留下吴道子到访的足迹。在阆中锦屏山画了唐僧取经与镇宅龟蛇二像,还在阆中三清宫(今阆中元山乡境内)、南部罗寂寺(今南部三清乡罗寂村)、新政离堆(今属仪陇)等地画了白描观音像,又在蓬州古镇舟口江岸楼上画了财神(今称财神楼)。相传,吴道子站在龙角山最高处,欣赏嘉陵江风光,数日忘返。

画坛传奇,一日绘就《嘉陵江三百里风光图》

数月后,他俩回到长安,玄宗召见,欲看画稿。李思训将沿途所绘奇伟壮美的嘉陵山水数十卷呈上御览,玄宗惊叹不已。转问吴道子,吴道子两手空空,玄宗诧异地问:“卿去四川作画,怎么赤手空拳而回?”吴道子不惊慌:“臣无粉本,均记在心。”

玄宗大怒:“数月的感怀,凭心何能记全?”于是就命他在大同殿内数丈长的粉壁上,画出嘉陵江三百里山水来,时间只限三个月。吴道子不敢怠慢,立即和好浓墨,配好颜料。经过他的神笔挥舞,结果不到一天的时间,嘉陵江三百里的绚丽风光,全部展现在大同殿上。吴道子不是将嘉陵江处处丽景表面罗列,而是把握住沿江一山一水、一丘一壑引人入胜的境界,把山川之壮丽优美、自然特色作了高度概括与浓缩,景在胸中。一幅《嘉陵江三百里风光图》,跃然于皇宫宝殿墙壁之上,玄宗看了啧啧称奇。大画家李思训也曾在殿壁上画过《嘉陵春色》,画得也十分奇妙,却“数月方毕”,不如吴道子一天内完成的神来之笔。

这段经典传奇给南充人民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成为当地的重要旅游资源。阆中市博物馆广场,一幅长30米,高3米的巨幅浮雕《嘉陵江三百里风光图》成为亮丽的风景。蓬安人民在吴道子观江的龙角山刻下了世界上最大的吴道子画像,修建了吴道子广场。南充综合开发嘉陵江,计划投入巨资将其打造成中国最美内陆河。


(文化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