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里土气演大妈,戏外旗袍惊艳全场,迟蓬43年演技藏多深?

一个农村大妈的角色,竟然比女主角还抢眼!《生万物》里,迟蓬演的“大脚娘”一出场,端着一碗白面汤,眼神里全是暖意,立马让人觉得这人真亲切。谁能想到,这个土里土气的鲁东妇女,竟然成了全剧最让人惦记的角色。

迟蓬演的“大脚娘”,是个地道的山东农村妇女。别人嚼舌根说女主角闲话,她二话不说端汤过去,护着人。儿子要娶个被村里人议论的姑娘,她一句“我儿乐意就行”拍了板,干脆利落。这角色看着粗糙,可心软得像块老豆腐,弹幕里好多人说:“这大娘比主角还招人喜欢!”

拍戏的时候,迟蓬把角色琢磨得透透的。剧组里的人说,她往村口一站,连村里的老大爷都觉得“这不就是我家嫂子嘛”。她咋做到的?其实她为了演好这个角色,没少下功夫。开拍前,她特意跑去山东农村,跟老乡一块儿干活,学着纳鞋底、挑水,愣是把自己晒得黑不溜秋,手指甲缝里全是泥。导演一看,乐了:“这哪是演员,简直就是村里走出来的。”

你别看迟蓬戏里土得掉渣,戏外她完全是另一副模样。有次她参加活动,穿一身素净的旗袍,站在那儿安安静静,气质好得让旁边的小花旦都黯然失色。网友看了照片都惊了:“这还是那个大脚娘吗?”她这反差,简直让人想起她老闺蜜倪萍。两人年轻时都在山东话剧团,一个清秀一个爽朗,谁能想到后来一个当了央视名嘴,一个成了“妈妈专业户”?

说起迟蓬的演艺路,那可不简单。1980年,她进了山东话剧团,第二年就当上电影《红线》的女主角。那年头,全国一年拍不了几部电影,能当女一号,难度不亚于中彩票。1984年,她又凭一部三集电视剧《红叶,在山那边》拿了飞天奖最佳女配角,那会儿她才刚从话剧转到影视圈没多久。这起点,搁现在谁敢说低?

迟蓬这代演员,基本功扎实得吓人。当年在西安电影制片厂,她和巩俐她们被并称“七仙女”,演技好,外形也好。可她从不拿这些当资本,有人问起,她就笑笑:“那都是老黄历了。”她对角色的认真劲儿,在圈里出了名。拍《沂蒙》时,导演管虎一开始觉得她气质太好,演不了农村妇女。她没争辩,直接跑去沂蒙山区住了三个月,天天跟老乡学干活,连澡都不洗,就为了让皮肤粗糙点。拍完戏,管虎服了:“她往田埂上一站,我都忘了她是演员。”

迟蓬演戏,从不挑角色大小。有人说她老演农村妇女,戏路窄。她却不这么想。《温州一家人》里,她演的母亲有点生意人的精明;《幸福到万家》里,她演的婆婆带着点传统女性的纠结。同样是“妈”,她总能演出不一样的味儿。有人算过,她演过张涵予、黄渤、赵丽颖的“妈”,光“儿女”都能凑个篮球队。可她从不说角色小,总说:“就算只有一句台词,那也是个活生生的人。”

《生万物》里有场戏,迟蓬演的大脚娘给参军的儿子纳鞋底,手指被麻绳磨得发红,眼神跟着针线走,嘴里念叨:“针脚密点,鞋得扛磨。”这几秒钟的戏,硬是让好多观众鼻子一酸,想起了自己妈。这就是她的本事,戏份不多,却总能让人记住。

现在66岁的迟蓬,演了43年戏。有人说她“没大红过”,可她演的角色,比好多流量明星的名字还让人记得牢。就像“大脚娘”那句台词:“过日子不是给别人看的,得自己舒坦。”她演戏也是这个理,不为出名,只为把每个角色演得像真的一样。

迟蓬这样的演员,其实圈里还有不少。像张少华,演了一辈子“抠门老妈”,大家以为她就是那样的人,结果翻出她年轻时的照片,才知道她也是个大美人。跟张少华比,迟蓬的角色多了一份厚重感,带着点那个年代的韧劲儿,像是从历史里走出来的。

她的故事,让人觉得演戏这事儿,真不是靠脸吃饭。迟蓬用43年的时间,告诉大家一个道理:好演员,不是看你演了多少主角,而是看你能不能让每个角色都活过来。她演的“大脚娘”,不就是我们身边的母亲、邻居、亲人吗?这样的演员,谁说不厉害?

迟蓬的戏,总是能让人想起家里的长辈,想起那些默默付出的普通人。她用演技,把这些小人物的喜怒哀乐,刻进了观众心里。以后再看她的戏,你会不会也觉得,她演的不是角色,而是我们生活里那些最真实的人?


(文化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