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周信芳诞辰130周年文献展》7月3日、4日亮相朵云轩2025春拍预展现场,一批珍贵文献首度面世,其中包括一代京剧大师周信芳"气节三部曲"的剧本手稿。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当下,这批新发现手稿,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
周信芳用毛笔书写的《史可法》《文天祥》《明末遗恨》三本剧本手稿备受关注。这三部京剧作品先后排演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与抗战进程紧密呼应。周信芳将民族精神具象化为可感可知的舞台生命,在民族危亡之际,"气节三部曲"的上演,起到了振奋人心、凝聚力量的巨大作用。
在1937年写成的《史可法》剧本手稿封面上,还标注了一句话"写成五幕,因恐不能通过搁笔"。后来,周信芳按照田汉留下的创作提纲完成了《史可法》《文天祥》的剧本创作。
上海朵云轩拍卖有限公司高级主管胡玲玲告诉记者,如今已通过各种渠道找到当年《明末遗恨》《史可法》的影音资料,但一直没有发现剧本手稿,这次从藏家手中把这批珍贵文献发掘出来,不仅能感受到周信芳的艺术追求和爱国情怀,也为我们研究抗日救国运动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料。
展览还首次展出了田汉致周信芳的珍贵信件,字里行间流出两位艺术家的深厚友情与爱国情怀。1923年,周信芳与田汉在上海初次见面。上世纪三十年代,他们共同组织“文化界救亡协会”,周信芳排演了《明末遗恨》等具有强烈民族意识的剧目,田汉则创作了大量抗战戏剧,曾为周信芳写下“肝胆照人”四字,这是他们共同信念的写照。
此外,四本周信芳日记记录了1947年到1957年间,这位京剧大师在时代交替下的戏剧人生,是研究近代戏剧史与社会文化变迁的重要的第一手文献。
此次朵云轩春拍预展汇集了上千件拍品,其中还包括博物馆级藏品明永乐青花缠枝莲纹折沿葵口大盘、以及齐白石、傅抱石、黄宾虹等书画大家的作品。
编辑: 章海燕
责编: 师玉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