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6月27日晚,阿那亚戏剧节上演了由导演聂竞竹和编剧唐大年联手打造的刹那戏剧《七/SEVEN》,主演包括吴洲凯、冷心清、郭绅钰和王朗。聂竞竹以其跨界背景,将剧场、影像与当代艺术融合,创造出一个时空穿梭的艺术现场。戏剧节如同电影节,集中展示了艺术的魅力,为人们搭建起相互连接的桥梁。聂竞竹形容戏剧节的意义在于让孤立的个体在艺术的海洋中找到彼此,实现“跳岛”相遇。
聂竞竹执导的《七/SEVEN》讲述了一位生命只剩七天的主人公,在七个梦境中从混乱到内心和解的旅程。“七”不仅是梦境的数目,也象征着历史长河中物质的变化与顺序。
《七/SEVEN》的灵感来源于一个关于加德满都与开咖啡馆梦想的故事。聂竞竹被剧本中的哲学思考所吸引,特别是关于生死的讨论和梦境的层层叠叠。她将这个强叙事的故事改编为“七个梦”,探讨一个人在面对死亡时的自我审视和思考。这个剧本不仅打动了聂竞竹,也引发了观众对生死、对如何过好一生的深刻思考。
聂竞竹不仅是“未来戏剧SHOWCASE”的发起人,还负责三个论坛、九个工作坊、九个剧目的评审,以及奖杯制作、颁奖典礼筹备等,她笑称自己是“发光发热者”。
聂竞竹认为戏剧如同“量子纠缠”,将所有人连接在一起,在这个时空中相聚、共振。戏剧节打破了戏剧人单打独斗的局面,创造了新的合作和传播机会。通过“未来戏剧SHOWCASE”,聂竞竹希望为创作者搭建一个完整的推广平台,帮助他们实现作品的流动与传播。
Q:从个人的创作团队协作,做导演做项目跟之前做艺术家与设计师有哪些不同?
A:从个人创作到戏剧导演,我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必须和演员、音乐、舞美、灯光等多个环节配合协同。这个过程我学到了很多和人打交道的方式,也体验到了群体的温度和责任感。尽管困难重重,但戏剧的魅力和团队的共同努力让我坚持前行。
Q:阿那亚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有哪些独特气质吸引着你?
A:北方的海适合做戏剧,它是一个庞大的舞台,衬托并放大了内心的各种感受,所以那里好似戏剧的放大器,阿那亚的海和剧场形式多样性为戏剧创作提供了独特的环境。这里的海有情绪、有性格、有力量,能放大创作者的感受。阿那亚的“乌托邦”气质让创作者和观众都能跳脱日常生活,感受到戏剧的精神性。
Q:你发起了“未来戏剧SHOWCASE”单元,你怎样看参与“未来戏剧”的这些年轻人?
Q:他们生活规律、有条理,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懂得保护自己。这种精神面貌让我羡慕不已。
Q:科技与戏剧的关系在未来会发生哪些变化?边界的拓展会进展到什么程度?
A:科技发展对戏剧的影响不容忽视。戏剧不一定要局限在剧场,戏剧性才是核心。我愿意拓宽戏剧的边界,引入科学家、作家、加密艺术实践者等不同领域的人,激发新的想象力和讨论。机器人的出现、AI的使用都在逐步改变戏剧的面貌,未来戏剧的可能性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