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看球,白天看展!“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环省行南京站启幕

网红文物“小粉炉”、裸眼3D文物互动体验、5G大运河沉浸式体验区……火爆出圈的“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终于来到南京啦!7月4日,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主办,南京博物院、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承办的“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环省行南京站暨第23届南京市“文博之夏”系列活动在南京市博物馆正式启动。


吸睛又吸金!与江苏文博“天团”零距离见面

“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环省行自举办以来,已在全省12个设区市留下精彩足迹,累计参观人次超187万,文创销售额突破1100万元,创造了“吸睛”又“吸金”的火热文博之旅。

本次展览作为环省行的收官站,以“数字展+珍贵文物+文创艺术”相结合的形式,统筹整合了南京博物院、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苏州博物馆和南京市博物馆的珍贵文物以及文物数字化的优秀成果,让江苏省头部博物馆的优质文化资源和老百姓“直接见面”。


在“见物”板块,观众不仅可以亲眼见到“文物天团”——“小粉炉”清乾隆芙蓉石蟠螭耳盖炉、掐丝珐琅鎏金太平有象熏炉、照明“黑科技”东汉初错银铜牛灯和明代饕餮纹玉杯,还可以通过展柜玻璃上的触摸图像“玩转”国宝,仔细观赏珍贵文物的构造细节。


此外,在“水韵”“文韵”“城韵”展区,还有清乾隆景泰款掐丝珐琅莲托八吉祥纹鱼耳炉、清白玉渔家乐船形摆件、东晋青瓷山羊水注、象牙雕竹林七贤士笔筒、大汶口文化彩陶钵、良渚文化玉琮等历代文物精品。

“链条包”、鎏金香囊……南京市博15件压箱底珍品亮相

作为此次大展的东道主,南京市博物馆精心挑选了15件(套)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参展。其中,有谢球妻王德光砖墓志,该墓志为砖质,竖写阴刻,粗看为楷书,细看仍有隶意。


有出土于南京中华门外长干里宝塔顶长干寺地宫的北宋鎏金银香囊,该香囊银质、鎏金,整体近球形,器盖与器身形制相同,以子母口盖合,盖顶及底部饰莲瓣纹,中心各附一圆形拉环,盖身及器身饰镂空卷草纹,间设拱形开光,开光内以卷草纹为底纹,饰瑞兽、凤凰纹。


还有“明朝贵妇方形链条包”——嵌宝石金盒,金盒正面饰莲花、如意云纹,上嵌红宝石、蓝宝石和绿松石,盒侧面饰缠枝莲纹,盒底以如意云纹为地纹,上刻梵文六字箴言。据专家考证,这种带链金盒是明代贵族女性佩戴的一种护身符盒,盒内中空可装经文,其功用近似藏传佛教中的嘎乌盒。

夜晚看球,白天看展,“苏超”热浪转化成文博“留量”


展览中不仅有实物展出,数字化展示也是一大看点。与普通展柜不同,一面使用三维特效技术的显示屏可以旋转展示文物和放大观看。观众在屏上轻轻一点,文物的详细介绍就出现在眼前:“小粉炉”由一整块芙蓉石雕刻而成,硬度较高、质地较脆……


在“见展”板块,观众可佩戴VR眼镜,在虚拟世界畅游南京博物院“物华天宝”、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运载千秋”、苏州博物馆“纯粹江南”等30个精品展览。


在“见证”板块的5G大运河沉浸式展览,观众站上“船头”,5分钟便可穿越运河沿线8省17市,身临其境感受运河之美。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展览将从7月4日持续至7月20日。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间,非南京户籍的球迷凭本人身份证和7月5日“苏超”南京VS苏州比赛门票,在7月4日9:00-21:00(20:00停止入馆)、7月5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7月6日9:00-20:00(19:00停止入馆),可免预约进入南京博物院参观。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裴诗语 文/摄

(部分图片来源于主办方)


(文化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