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80幅手迹展现董必武的书法世界

江南时报讯(记者 孙海燕) 4月23日,由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雨花台红色文化研究院主办的“作始也简 将毕也钜——董必武手迹展”在雨花台烈士陵园二泉展览馆开展。记者了解到,此次展览精选董必武同志1938年至1975年间题写的近80幅珍贵手迹,并辅以苏绣、油画等艺术品,生动展现了这位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卓越领导人的革命情怀与艺术造诣。



董必武的手迹不仅是珍贵的革命史料,更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展览呈现的诗作、题字等手迹涵盖革命斗争、国家建设、人物感怀等主题,其中《谒雨花台烈士塔》《题〈陈潭秋革命诗篇〉》等作品尤为引人注目,展现了董必武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不懈奋斗的革命精神。董必武同志与雨花台烈士徐全直、恽代英、邓演达、谭寿林等曾并肩作战,结下深厚革命情谊。展览通过史料与手迹的结合,还原了那段峥嵘岁月。

1921年,董必武与陈潭秋等人在湖北女子师范学校任教,指导徐全直等进步青年投身革命。1925年,经董必武介绍,徐全直与陈潭秋结为革命伴侣。1964年,董必武在《题〈陈潭秋革命诗篇〉》中深情缅怀战友:“战友音容永世违,门生业绩有光辉。”董必武虽未与谭寿林直接共事,但与其妻钱瑛在新中国成立后密切合作。1962年,董必武为谭寿林遗作《俘虏的生还》题诗“两卷遗编容我读,怅然怀念惜英才”,表达了对英年早逝烈士的痛惜。作为早期共产党人的杰出代表,董必武与恽代英共同传播马克思主义,推动革命事业发展。1961年,董必武在纪念恽代英牺牲30周年时评价:“恽代英同志是我党最善于联系青年和劳动群众的领导人之一。”国共合作期间,董必武与邓演达在武汉共同领导革命工作。1946年,董必武赋诗追忆恽代英、邓演达遇难,赞其“信是坚贞永不磨”。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5月20日。


(文化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