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展亮点抢先看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诗经·商颂》用一个充满奇妙色彩的美丽神话描述了商朝的起源,这个蕴含着无数传奇与故事的神秘朝代,人们穷尽一切想去探寻它,而甲骨文的发现,宛如一颗璀璨的启明星,照亮了我们追溯商朝历史的漫漫长路。甲骨文作为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印证着三千多年前殷商王朝的繁华与沧桑。

安徽博物院一向能带给观众惊喜,此次携手天津博物馆,以“煌煌商邑 契刻千年——殷商甲骨文主题展”为时空信使,精选134件套展品,邀请观众在龟甲兽骨的裂痕间触摸文明脉络,于卜辞爻象中破译文明密码。观者在互动游戏和数字光影技术中身临其境地徜徉漫步,与商王进行着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

展览亮点抢先报

亮点一本展是安徽博物院建馆以来首次举办以甲骨文为主题的展览,有两片院藏甲骨首次展出! 安徽博物院镇馆之宝鄂君启车节也赶来助阵了!展品涵盖之丰富,文化内涵之广博,蔚为大观。


战国 鄂君启车节

安徽博物院藏

亮点二:本展主要展品来自于天津博物馆,天津博物馆所藏甲骨大部分是王懿荣、王襄、陈邦怀等人的旧藏,且多有早期发现的甲骨珍品,以片大字多、字口清晰、内容丰富著称,涵盖祭祀、军事、农业、天文等多领域,成为解读商代社会的实物档案。2017年,包括天津博物馆在内的国内11家甲骨收藏单位联合申遗成功,甲骨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商武丁 今日王狩光卜甲

纵8.5、横12.6厘米

天津博物馆藏

王懿荣旧藏

此卜甲所刻卜辞中,有一条大意是一月乙未日贞问商王当日在光这个地方狩猎是否能有收获。事后补刻的验辞中,具体大意是商王此次狩猎所猎获的各种猎物的数量。此卜甲是王懿荣早期收藏中最好的一片,为完整的半块龟甲,记载一次收获满满的狩猎活动,捕获各类动物近两百!


商武丁 立中允亡鳳(風)卜骨

纵14.3、横9.8厘米

天津博物馆藏

王襄旧藏



商武丁 月㞢食卜骨

纵15.2、横2.5厘米

天津博物馆藏

王襄旧藏

此卜骨反面所刻卜辞,大意是壬申日傍晚发生的月食。这是世界上关于月食的最早的完整记录之一,也是研究商代天文现象的重要史料。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其列为重要标本,是据以天文定年最确凿的材料。这件必须给大家重点介绍下,此乃天津博物馆自己展厅都舍不得展的镇馆之宝级别文物!学界目前公认武丁时期仅有的五条确切月食记录之一!

知识链接:目前所知的甲骨文中的五条月食记录分别为:壬申夕月食、乙酉夕月食、己未夕皿庚申月食、癸未夕月食、甲午夕月食。

亮点三:本展是近三年来天津博物馆最大规模赴外甲骨主题展。70片甲骨充分反映天津博物馆藏特点,展示兼具科普性和趣味性,全面展现自武丁至帝乙、帝辛(纣)近三百年的商后期历史。众多“明星甲骨”同场争辉。其中有四片天津博物馆藏甲骨首次展出!一片甲骨之前只在天津博物馆展出过,外展首秀!足不出“皖”,便可尽情欣赏,就问你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商武丁 束于大甲于亦于丁三牢卜骨

纵5.8、横4.4厘米

天津博物馆藏

王襄旧藏

此卜骨正面所刻卜辞,大意是丙午日占卜,贞问是否要用三头牛对先王大甲和丁行束祭。


商祖庚、祖甲 來丁亥㞢匚(報)于丁卜骨

纵12.7、横9.5厘米

天津博物馆藏

王襄旧藏

此卜骨所刻的一条卜辞,大意为某日贞人大卜问,是否要在下一个丁亥日向先王报丁行侑求之祭。


纵10.4、横6厘米

天津博物馆藏

王襄旧藏



纵12.5、横8.9厘米

天津博物馆藏

王襄旧藏



纵3.5、横6.1厘米

天津博物馆藏

陈邦怀旧藏

此卜甲所刻卜辞大致是关于商王朝同周围方国的战争的。卜辞中的“余一人”本身或属商王自谦之称,却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商王的至高王权,对研究当时的社会制度有独特价值。

供稿:王璐璐

编辑:张梅

审核:鹿晓睿

终审:卞坚


(文化责编:王涛 )
2025年04月18日 18:01[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