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首富曾成杰:集资亏8个亿被秘密枪决,声称钱全给政府使用

      他是贫困农村出身的一个穷小子,却在不日之后成为了富甲一方的地产大亨。他是一个诈骗犯,非法集资诈骗数额超过了8个亿,坑害了无数投资者和普通民众。但是在他死后,却有许多人远奔三百多里,只为给他烧香送行。

这个人,叫曾成杰,曾被人称为湘西首富。贫困出身的他,究竟是通过何种手段,才爬上了财富金字塔的顶端?为何在他身败名裂、被判处死刑之后,还会有那么多的人给他送终,怀念哀悼?

1958年,曾成杰出生在湖南省邵阳县的一个农民家庭中。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邵阳县还是一个很穷的地方,不过得益于我党对教育的普及,曾成杰还是可以去读完小学和初中。

读书期间,曾成杰的成绩很好,因此他的父母决定咬咬牙供他继续上高中。不过后来由于环境等原因,曾成杰还是没能够上大学。可高中学习的知识,也足以使他拥有比当时大部分人更扎实的基础和更高的视野。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庞大的市场活力被逐渐激活。心思灵敏的曾成杰看到了机会,他拉上同村的伙伴,组成了一个小施工队,开始到城里去寻找机会。由于能干又肯吃苦,曾成杰的团队越做越大,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包工头。

再后来,曾成杰觉得湘西这个地方还是太小,机会不够多。于是他带着兄弟们到重庆、贵州这些大城市去打拼。几年之后,曾成杰攒下了一笔小钱,便毅然决定下海做生意。而他根据此前打拼的经验,理所当然的选择了房地产行业。

当然了,人生没有那么多的一帆风顺,哪怕曾成杰远比身边的同龄人要优秀,但他还是遭遇了不少的失败。不仅自己几年打拼攒下来的资产赔的干干净净,连带父母一生的积蓄也都搭了进去。

生意失败以后,曾成杰心灰意冷,无奈只能回到老家邵阳县。不成想,正是这个远比不上繁华大都市的小县城,却成了曾成杰商业帝国的“龙兴之地”。回想当年,他的第一桶金,不也正是在家乡赚的吗!

由于过去的好名声,1987年,曾成杰接到一个项目,为吉首市武装部修建训练大楼。曾成杰此时生意刚刚失败不久,因此他把这个项目看作是自己翻盘的希望,投入了十二分的精力。在没有超过预算的情况下,将训练大楼建的非常敦实又不失气派。

因为这个项目的成功,再加上承包政府项目带来的光环,曾成杰的名气在吉首一下子打响。八十年代末,全国各地都大兴基建,机会非常多。曾成杰也抓到了这一机会,一连接下了七八个项目。

从1987到1997,这十年的时间里,曾成杰在湘西先后承建了三十多个项目。因为讲究诚信和口碑,每一个项目,曾成杰都不敢克扣,按质按量的完成。良好的口碑给曾成杰带来了更多的机会,他的生意也越做越大,成为湘西首屈一指的大建筑承包商。

内容图片

2003年,曾成杰接到了一个大项目,在湘西自治州修建体育馆、群艺馆和图书馆以及其它附属建筑群。这个后来被称为“三馆生意”的项目令曾成杰名声大噪,他的影响力不再局限于湘西,而是传遍了全国。

2005年,“三馆项目”验收成功,曾成杰不仅因此获得了“中国十大改革杰出人物”的殊荣,还走进了人民大会堂,拿到了荣誉勋章。

本是农村的一个穷小子,却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抓住机会,一举成为湖南房地产领域的大亨。

曾成杰的故事,简直就是“成功学”最好的模板,在2005年以后,湖南当地的许多媒体都先后对曾成杰进行了采访,来宣扬这么一位传奇人物。这些连篇累牍的采访,也让曾成杰的名头更加响亮。

内容图片

走到这一步,曾成杰早已经名利双收。如果他能够坚守本心,不被成功的光环遮住双眼,或许时至今日,他依旧是湖南备受尊敬的传奇商业巨头。可惜曾成杰在享受成功的同时却没能抵住相关的诱惑,最终也给他的结局画下了句号。

生意做大以后,海量的项目纷至沓来,曾成杰的公司就像一只永远也吃不饱的饕餮,对此照单全收。

我们知道,房地产行业由于其持续的时间很长,因此资金的周转周期也比较久。随着项目越铺越大,曾成杰公司的资金早就跟不上项目的运作,为此,他便开始打起了歪主意,非法集资。

内容图片

在2008年以前,我国官方对于民间融资管制还是比较保守的,银行对于那些民营企业的放贷管控十分严格。而在这段期间,很多企业又处于上升期,对资金的需求十分大。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民间集资就成了很多企业选择做的事情。

前面我们说过,曾成杰此时已经是湖南省享誉一方的地产大亨了,他的名气,就是最好的广告。因此当曾成杰的企业开始释出集资的信息后,大批的投资人和民众都愿意参与进去,曾成杰企业集资的规模越来越大,远超他们最初的预计。

融资得来的资金越多,曾成杰的生意就铺的越大,但是这也带来了一个潜在的隐患,那就是利息问题。民营企业集资,通常会远高于银行利息,只有这样才能刺激那些投资者。如果企业因此赚到了钱,那当然皆大欢喜,可企业一旦经营不利,利息的压力就很大了。

内容图片

建造一栋楼,通常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把它卖出去,也需要不少时间。房地产行业的情况便是如此,回笼资金远比其他的行业要慢,但是你的利息还是要按一天一天来算的,投资者不会因为你是房地产行业就会免你的利息。

到了后来,曾成杰开始发现了情况的不对劲。虽然自己的生意表面看上去红红火火,新建的楼盘一处比一处多,但是背地里的利息压力几乎挤占了企业所有的经营利润,而且资金链还时常会出现断裂的情况。

这就导致,曾成杰为了还旧债就要去借新债,长期积累下来,这简直就成了一个庞氏骗局。

内容图片

2008年,曾成杰企业营收的利润不及预期,同时这年也是大量债务到期的时间。种种因素的叠加之下,曾成杰的企业出现了大量外债还不上的情况。这使得那些收不回钱的投资者感到愤怒。

随着消息的扩散,恐慌的情绪进一步蔓延,一时间,曾成杰的企业几乎要被债务给压垮。大量的投资者找到曾成杰要求他兑付债务,曾成杰一时间根本还不起这么多债,只能宣布破产。

企业破产,那些投资便打了水漂。而那些普通的投资者更惨,他们很多都是曾成杰的老乡,出于对他的信任才把自己的身家都放在了曾成杰身上,如今竹篮打水一场空,全家人的生活都没了希望,自然便引出了很多群体性的事件。

内容图片

铁路和火车站,要求曾成杰还钱。有些人走投无路,甚至包围了当地市政府,要求他们给个说法。因为曾成杰的很多项目都是和政府主导合作的,他们找不到曾成杰,那就只能找政府。

可是对这种情况,当地政府又能怎么办呢?政府本就不鼓励民间集资,尤其是像曾成杰的这种集资规模,早就踩到了非法集资的红线。之所以没有抓他,只是因为他是知名的企业家,外交贿赂了不少官员而已。

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令当地政府不得不重视这起事件。由于动静太大,省政府直接派来了专项小组,而她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当然就是先把玩失踪的曾成杰控制起来,以防他携资出逃。

内容图片

被抓以后,曾成杰交代了自己的全部事实。首先,他的确是犯了非法集资罪和诈骗罪,在公司财务上作假,用报假账的方式来诓骗投资人。而且曾成杰的公司虽然破产,但他早就挪用了大量的公司资金转进个人腰包。

对于曾成杰所涉案件的审理过程非常复杂,这里就不细说。最后的结果显示,在五年的时间里,曾成杰总共非法筹集了近35亿的资金。哪怕扣除掉他公司的资产和个人资产,也有八个多亿的资金缺口无法回拢。而这八个亿,不知又是多少人的毕生积蓄。

2011年5月,湖南省长沙市的中级人民法院对曾成杰涉嫌非法集资、诈骗社会公众财产一案做出判决。考虑到曾成杰涉案数额巨大,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十分严重,因而被判处死刑。对于这个判决结果,曾成杰不服,遂提起上诉。

内容图片

一审过程中,不止曾成杰一个人被判决,还有他公司的几个合伙人。曾成杰提出上诉后,在二审过程中,对他的判决依然维持不变,倒是其他几个人,在量刑上酌情减轻了一些。

次年6月,最高法院核准了对曾成杰的判决结果,7月,曾成杰被执行死刑。曾几何时,曾成杰也算是中国房地产领域的巨头,只是他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没有及时收住自己的手,忘记了自己起家时所牢记的脚踏实地的原则,最终落得个如此下场。

曾成杰死后,他的骨灰被葬在邵阳县杨氏村。这里是他的故乡,尽管在外面,曾成杰犯下了不少罪行,但他也真切的为老家的乡里乡亲们做了不少的好事。这么多年来,他自掏腰包,替家乡修了几条好路,盖了几所学校,还建了一座公共图书馆。

内容图片

曾成杰在死前,说他的钱都是给政府用了,因此对他的判决是不公正的。不过就算他这句话属实,也不能说明什么,像曾成杰这样的房地产巨头,在许多项目上与政府合作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也许,政府里会出现几个害群之马,与曾成杰有过勾结,但这不代表曾成杰就是无辜的。毕竟在财务造假,非法集资上面,曾成杰也承认这是自己授意手下人去做的。人就是这样复杂的动物,做了再多坏事的人,也不免会有一丝善行。坚守善心的人,有时也难免会有恶念。

曾成杰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做过错事,也做过善事。老家的村民知道他是犯了罪才被判处的死刑,但这依然不妨碍他们纪念这位邵阳县走出的“人物”,感谢他为老家做出的贡献。

参考资料:

湘西老板曾成杰二审仍被判死刑.新浪 .引用日期2012-3-20.

内容图片

(文化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