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历史,中华上下五千年。前人总结了各个范畴的经历聪慧。思想上有“佛、道、儒”。技艺方面除了特地技艺如制造业之类,还有文,武,音,乐,琴,棋,书,画,雕,篆,医,卜,星,相等。这些涵盖起来都能够归结为“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每个分支都有独立的系统,同时又都息息相关。
纵观当代随着网络的兴起,各路文化咋看呈现出百花争鸣之势,一幅中国文化欣欣向荣之姿,实则令人担忧。固然获得学问更便利,但鱼龙混杂,有些学问故弄玄真假为伪学问,百害而无一利。乱花渐欲诱人眼,导致群众对“传统文化”在认识上有共性的误区。
在这些“传统文化”行业中如今听到最多的就是“巨匠”这个称号。什么书法巨匠,传武巨匠,面相巨匠等。以前巨匠是尊称,如今“巨匠”是自封。师者,传道,授业,解惑。邪师狂妄,善师谦恭。什么“祖传”,“秘藏”,“独家”,“自创”,处处彰显本人高大上,更有甚者打着研究院与现代科学挂钩,蒙骗于人,换取利益。不明所以的人趋之若鹜,自觉信服,自觉崇拜。
前人的思想与技艺,肯定是有价值的这无须置疑。社会有需求自然就有人市场。哪方面需求大自然也就是抢手。但是学习某项技艺的过程中,这个团体就会竭力的发洩此项的作用,夸张其价值。比方佛教。经常听到所谓的佛教弟子说信佛不堕天堂,能往生极乐世界,消业障,保安全等。佛的六道轮回,因果理论我是疑神疑鬼的。但现代的修行方式不敢苟同。佛陀解说成道的方式说了很多法门。
归根到底就俩字“放下”,放下一切,放下这个“我”,放下“法”。对“我”的执着,对“法”的执着都没有了,就到达佛所讲的圆满境地,也就是成佛。所以只要逐步的放下才是实修,一点都没放下那是怎样学的呢?没有烧烧香,磕磕头,拜拜佛,读读经,不实践去做就能有成就的。在其他“传统文化”行业,这样的问题也是屡见不鲜。很多聪慧,精华面临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