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究竟是什么东西?东西是什么东西?

拓荒号:陈峰 (企业头条)

本文最想表达的观念是:为将文化归入经济剖析,将经济理论延伸到文化范畴,必需以用自然科学能够承受的方式给出文化的定义。本文以此为目的,从提出一个问题开端——文化到底是什么东西?假如文化什么都是,那文化也就什么都不是。世界上的存在都有其自然属性或曰实质,那么文化作为一种存在,其自然属性或实质到底是什么?这就必需提出“文化三问”——文化是不是东西?东西是什么东西?文化是什么东西?


文化领域


当前,文化大开展、大繁荣的呼声日益高涨

一个不得不正视的问题就是——文化的定义,以及什么样的定义才是真正的文定义。假如不能给文化以恰当的定义,就很难正确地讨论文化。孔子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梁启超在《中国学术思想变化之大势》中说:“大抵西人之著作,必先就其主题立一界说,下一定义,然后循定义以纵说之,横说之”。那么,文化如何纵说之,如何横说之?


明白给出“文化”的定义

曾经成为燃眉之急。特别是当文化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时分;当经济理论必需要能包容文化创作、消费和交流的时分,继续停留在“文化同时既是一切东西又什么都不是”这一令人为难的认知层次上,已无法满足文化产业理论和理论的请求。由于,假如连创作、消费、传输、交流、消费的对象是个什么东西都说不清,那么,种种关于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创意产业的种种经济话语岂不都成了“空话”?


文化产业


学者余秋雨在《何谓文化》一书中提出世界上各种“文化定义”的缺点是普遍太长,漫无边境,并引述了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洛威尔(A·Lawrence Lowel,1856—1942)发出的一声叹息: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别的东西比文化更难捉摸。我们不能剖析它,由于它的成分无量无尽;我们不能叙说它,由于它没有固定的外形。我们想用文字来定义它,这就像要把空气抓在手里:除了不在手里,它无处不在。

余教师随后抛出了自诩为“可能是全世界最短的文化定义”——“文化是一种包含肉体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经过积聚和引导,创立集体人格。”不过,比拟不幸的是,他的这个定义还是犯了所指责的别家定义的缺点:边境不清且还是太长。至少笔者90年代末概括的“文化是人类的生存态度与生存方式”更短些。其实,定义文化的关键在于要旗帜鲜明地指出“文化在实质上是一种什么东西”——这才是文化难以定义的症结。

笔者以为,当代对文化定义做出开拓性奉献的人,是中国MBA教育真正的创始者马克斯·H·布瓦索。他在1984-1988任中欧管理中心首任教务长兼主任,该中心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前身。他以批判新古典主义经济学道统为根底,着手树立一种可以容纳文化的信息的政治经济学范式。他在《信息空间—认识组织、制度和文化的一种框架》,这部被誉为“中国人新天演论”的一书中,给出了定义文化的新方向。


文化领域


固然他谦逊地表示:“设计出能满足专家和非专家的可行的文化定义或许是不可能的事。”但他实践上简直完成了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他说:“我们以为,文化不过是一套有组织的和制度化的布置,是为有用信息的消费和交流而发明出来的。”

在《学问资产——在信息经济中获得竞争优势》一书中他进一步论述了本人的观念:文化的定义千差万别,但不管定义是怎样论述的,绝大多数定义都有一个中心要素,即在一个逾越时间和空间散布的总体内信息的结构与分享。因而,信息空间十分有助于对文化传输的研讨。

依据他对文化定义的观念,笔者从2011年开端提出:“文化就是人类创立、表达和分享有意义信息的过程与结果”。常言所谓历史、天文、风土人情、传统风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标准、思想方式、价值观念等都是上述过程的表现或结果的呈现而已。用“信息创立、表达和分享”的目光来对待文化的实质,会使人们有大彻大悟以至是“立地成佛”的觉得。所谓文化大开展、大繁荣,其实就是人类创立、表达和分享有意义信息之过程的开展与结果的繁荣。

文化的自然实质就是信息
“文化是非遗传信息籍以在既定的一代行为主体之间传输或是从上一代传输到下一代的手腕”,布瓦索的这段话可算是对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承最具“科学性”的诠释了。什么是信息?自然科学界的根本共识是——信息是对不肯定性的消弭。文化与信息两个看似分属不同窗科范畴的术语,可经过引入“对不肯定性的消弭”完成“同一”。以“文化-信息”范式,似可有效处理长期在人们观念中普遍存在的“经济文化两张皮”的问题。

美国数学家、控制论的奠基人诺伯特·维纳在《控制论——动物和机器中的通讯与控制问题》中以为,信息是“我们在顺应外部世界,控制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交流的内容的称号”。英国学者阿希贝以为,信息的本性在于事物自身具有变异度。意大利学者朗高在《信息论:新的趋向与未决问题》中以为,信息是反映事物的构成、关系和差异的东西,它包含于事物的差别之中,而不在事物自身。足以可见,信息是与事物“变化”有关的一种描绘。

请看中国古人对“文”与“化”的运用。《易经》贲卦的象辞上讲:“刚柔交织,天文也;文化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不就是上述关于“信息”的现代科学用语翻译成了汉语古文吗?至此,笔者提出,或许世界上最短的文化定义,仅仅用两个汉字就能够表达,那就是“信息”。信息可拆字为“人言自心”,其意义是“人言之文也,自天地之心”,这里的“言”是指符号。


文化信息


经过多年考虑,笔者在本文中正式提出一个命题:“文化即信息”(Culture is information)。提出该命题的作用有三。首先,以此,完成了世界上最精炼的文化“定义”,且没有翻译上的障碍;第二,将自然科学中关于信息的定义与社会科学中关于文化的定义合二为一,打通这“两种文化”;第三,将西方语境中很难了解的中文之“文”与“information”对译,从基本上,找到一个“元词语”,让中西语之间的意义转化有个基本桥梁,一通百通。

听说,翻译《文心雕龙》的意大利学者尚德乐曾言,在翻译《文心雕龙》时最难了解、最难翻译的一个关键字就是“文”字。笔者以为,难就难在,中国的“文”是天文、地文、人文的“三文一体”,通“三文”者,就是“神”了。中国思想传统中,没有相似西方宗教中高高在上的“神”,有的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文”。所谓“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所谓“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化,自然之道也”。

再次重申一下我们对文化的定义——“人类创立、表达和分享有意义信息的过程与结果”。文,即“纹”,有“错画也、文章也、文字也”等多重含义。因而,文化之“文”的意义是“创立和表达信息”;“化,教行也”,故,文化之“化”的意义是“呈现和分享信息”。文化就是“文化化”,文化化就是符号化,符号化就是信息化。认识“信息化”,不能仅仅停留在“大家都用电脑,都上互联网”这种浅表层次上。

如前所述,文化与信息在实质上都是“对不肯定性的消弭”。在此,无妨领会一下《易经》的宗旨,一言以蔽之,不就是“对不肯定性的消弭”吗?由此,我们将对“文化”的了解整合到对信息的了解中,让“信息空间”成为认识制度、组织和文化的一种新的框架。“文化即信息”的假定,是树立文化产业经济学、创意经济学的根本前提。分离全球创意经济的巨大理论,中国的变革开放,将为人类完成经济学的范式反动提供最理想的土壤。

行文至此,对本文的标题只解了一半
关于“东西是什么东西”还没有答复。为了发扬“突破砂锅问到底”的肉体,让我们还从布瓦索说起。在《信息空间》以“社会主义改造”为题的第七章“案例研讨”中,布瓦索特地讨论了“中国的现代化”,博古通今的他提到一个中国人都比拟生疏的名字——明末清初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方以智(1611-1671),以及方关于西方人擅长讯问和探求的“质测”之学,不擅长把握宇宙奥妙的“通几”之学的观念。

在方以智写于1652年,但直到1962年才得以刊行的家传秘籍《东西均》的开章篇,劈头一句话就是:“均者,造瓦之具,旋转者也。”并且指出“古均、匀、韵、钧皆一字。均固合形、声两端之物也。古呼均为东西,至今犹然”。转引《南齐·豫章王嶷传》:“‘止得东西一百,于事亦济’,则谓物为东西”。庞朴的注释说:“均,塑造陶器毛坯的转盘,瓦,指陶器。”可知,当“东西”一词作某东西讲时,正解是造陶器的转盘——均。

关于“东西”到底是什么东西,以讹传讹曾经很久,比方“东市、西市”说,“木金为东西”说。东西的转义是塑造东西那个东西,这样的东西叫“均”。英国学者格雷戈里·贝特森对信息的定义是“带来改动的改动”,那么,文化是什么东西?无妨说:文化就是“让东西成为东西的那个东西”。常言文化有肉体文化、制度文化、器物文化。对此,比拟恰当的了解就是:文化是孕育肉体的土壤;文化是构成制度的母体;文化是生成器物的根基。

日本著名学者三上次男在《陶瓷之路》中说:陶器的创造是人类最早应用化学变化改动一种物质构造的发明性活动。陶器的作用首先改善了人类致熟食物的方式,使推行熟食成为可能,然后扩展到人们的消费生活诸范畴中。新石器时期的先民,在消费范畴用陶刀收割谷物、用陶弹丸猎取动物、用陶纺轮捻线、用陶锉揉制皮革;在生活范畴用陶瓶汲水、陶罐盛粮、陶碗吃饭、陶釜煮肉;在肉体范畴用陶塤、陶鼓、陶响球、陶哨等愉乐,用陶塑女神和动物搞祭奠活动。

陶器在人类智力开展和文化进步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所以它不断作为新石器时期的重要标志而遭到考古工作者的普遍注重。三上次男证明了由中国通向西亚和北非的贸易港和海上通道。因丝绸不易保管,而陶瓷遗址则可见,不只从数量上可知中世纪的海上贸易的特性,已由丝绸转变为陶瓷,已演化为具有代表性的“陶瓷之路”。事实上,无论名做丝绸之路,或是陶瓷之路,都是以中国盛产的丝绸和陶瓷命名的,因而,最适宜的称谓是“丝陶之路”。

丝绸之路、陶瓷之路就是中国之路,就“CHINA WAY”。大量中国丝绸、瓷器、茶叶等运往西方,创自中国的生活用品,例如扇子、轿子、墙纸、服装等的西传,给欧洲人带去诗情画意般的清爽感受,在欧洲上流社会掀起一股崇尚中国艺术的时髦。这一过程,仅仅只是用“商品贸易”或“经济交往”就能概括吗?正如“CHINA” 一词在英语中既是“瓷器”的意义,也是“中国”的意义,一件精巧的瓷器,都是以瓷器之“物”,承载着中国之“信”。


文化信息


在丝陶之路上,承载文化-信息的器物在全球消费、交流和流通,这既是“有用之物”的互通有无,更是“有价之信”的往来沟通。正是在这个进程中,逐步使一个名为“CHINA”的语词成为一种东西的意味,一种让东西成为好东西的意味——Creativity(创意)、Humanity(人文)、Intellect(聪慧)、Nature(自然)和Art(艺术)。当这五个单词与“土、金、水、木、火”五行相生次第分歧排列时分,巧妙的显像了中国造物的内在肉体!

(文化产业责编:陈峰 )
2021年09月13日 12:18[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