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作为人体最坚硬的组织,却常因龋齿、外伤等问题出现缺损。现代口腔修复中,烤瓷牙与种植牙是两种主流解决方案,选择时需结合自身口腔条件、身体状况和经济情况——二者在治疗原理、长期效果上差异显著。
种植牙是通过外科手术将钛合金种植体植入颌骨,等骨头与种植体紧密“长牢”(骨结合)后,再安装牙冠,形成独立的“替代牙”。这种方式不用磨旁边的健康牙,避免了传统修复可能伤到邻牙的问题。研究显示,种植牙5年留存率超95%,咬合力能达到300N左右,差不多和天然牙一样。
烤瓷牙属于“固定桥”修复,得把缺牙旁边的健康牙磨掉1.5-2mm,用来固定烤瓷牙(称为“基牙”)。这种处理可能影响邻牙神经,有数据说约18%的患者5年内会出现邻牙蛀牙。但烤瓷牙修复快,一般2-3次就诊就能完成,适合牙槽骨条件不够或预算有限的人。
种植牙术后护理直接影响成功概率。术后3天内吸烟,种植失败的风险会翻3倍多——烟草里的有害物质会干扰骨头和种植体结合,建议至少戒烟2周。饮食上,前3天要吃流质食物,别吃超过60℃的热东西,避免刺激伤口。
清洁得用专门方法:软毛牙刷搭配单束牙间刷,每天至少刷3次;每3-6个月去医院做专业维护,比如检查种植体周围的牙龈、用染色剂看有没有菌斑。规范维护能让种植体周围发炎的概率降低60%。
种植体折断的概率约0.5%-1.5%,处理看损伤程度:只是牙冠崩瓷,换个牙冠就行;基台断了要换连接部分;要是种植体本身断了,得做手术取出来,以后再重新种。预防要定期调整咬合,别用侧面咬太硬的东西——侧向咬合力别超过150N(差不多是天然牙正常咬合力的七成)。
烤瓷牙最常见的问题是崩瓷,概率约8%-12%,主要是咬到硬东西或材料用久了疲劳。提前调整咬合能降低40%风险,建议每一年半查一次咬合。前牙做烤瓷牙选氧化锆全瓷材料更美观,但要注意材料的热胀冷缩和金属基底匹配。
选种植牙首先得看骨头够不够:下颌骨垂直方向的骨头至少要10mm,上颌窦提升后骨头至少要6mm;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得控制在7%以下才能手术。经济上,从10年的性价比看,种植牙是1:1.8,比烤瓷牙的1:1.2更高。
现在有数字化导板种植技术,能把植入误差控制在0.2mm以内,更精准;表面做过大颗粒喷砂酸蚀处理的种植体,和骨头结合的速度比传统的快40%。找有5年以上经验的专科医生做,术后并发症会少65%。
不管选种植牙还是烤瓷牙,都要结合自身情况:种植牙需先评估骨量和慢性病控制,烤瓷牙要关注邻牙健康。术后坚持日常清洁与定期检查,才能让修复后的牙齿用得更久,恢复更好的口腔功能。
责任声明:本文仅为健康科普,内容不构成用药或医疗指南,建议出现健康问题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