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曲张是生活中挺常见的血管问题,很多人一开始觉得只是腿上有点“小凸起”没当回事,可它慢慢会引发酸胀、皮肤问题甚至严重并发症。其实只要早留意信号、科学应对,就能有效控制。
下肢静脉曲张主要是静脉血管长期扩张、瓣膜关不紧导致的。当腿上出现像蚯蚓一样的凸起,说明静脉压力太高,已经把血管壁撑变形了。一开始可能只是站久了腿酸、胀,随着病情发展,80%的人会慢慢出现皮肤上的网状红血丝(毛细血管扩张)。更要注意的是,35%的中重度患者会出现皮肤问题——比如干燥、掉皮,严重的会有皮肤变硬、伤口老不好的溃疡。
还要特别警惕一个危险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它会突然让腿肿、疼,万一血栓掉下来跑到肺里,还会引发肺动脉栓塞,危及生命。临床研究显示,如果不规范治疗,静脉曲张患者5年内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能到47%。要是你觉得腿沉、晚上腿抽筋或者皮肤变色,得赶紧去查静脉功能。
现在治疗静脉曲张主要有传统手术、微创和新型介入三种方法。传统的高位结扎加剥脱术,对大隐静脉主干问题还是有效的,但切口多、恢复慢。而射频消融和激光闭合是用热能把有问题的静脉封起来,只需要一个3毫米的小切口,做完当天就能下床走。
泡沫硬化剂适合处理小分支静脉,能让静脉内膜粘在一起,从而闭合血管。还有在研究中的血管内超声消融技术,用机械能量破坏静脉壁,说不定以后能变成无创的新方法。选哪种治疗方法,得看静脉曲张的严重程度、患者的身体情况和经济能力。
术后护理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和会不会复发。术后24小时内要做踝泵运动——就是来回屈伸脚踝,能促进深静脉的血液流动,减少血栓的风险。穿医用弹力袜要根据个人情况来,选15-20mmHg梯度压力的就行,每天别穿超过8小时。
饮食上可以多吃点含类黄酮的食物,比如橘子、橙子这类柑橘类水果,还有全谷物,能改善毛细血管的脆性。一定要保持大便通畅,便秘的时候太用力,会让肚子里压力升高,影响静脉血回流。术后1个月要定期复查,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看看静脉有没有封好,有没有新长的血管或者侧支循环。
对于容易得静脉曲张的高危人群,得做系统性的预防。坐办公室的人,每小时要起来动5分钟腿,比如踮踮脚尖、转转脚踝,这样能让静脉血流速度快40%。游泳是特别好的预防运动,因为水的压力能对血管起到天然的压迫作用。
可以穿压力合适的预防型弹力袜,别长时间站着或者保持一个姿势不动。用温水洗澡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但别用冷热水交替冲。女性来月经的时候,因为激素变化,血管通透性会变高,这时候要少做剧烈运动。定期做下肢静脉功能筛查,能早点发现瓣膜关不紧的问题。
总的来说,下肢静脉曲张虽然常见,但只要早留意身体信号、及时检查,治疗选对方案,术后好好护理,高危人群做好日常预防,就能有效避免严重问题。把这些习惯融入生活,就能保护好下肢静脉的健康。
责任声明:本文仅为健康科普,内容不构成用药或医疗指南,建议出现健康问题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