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不吃主食就不会胖!”这话听起来多带劲,肉随便吃,米饭馒头全不要,瘦得快,还觉得自己健康得很。可真相呢?不吃主食,不仅胖没瘦下来,还可能把身体搞得一团糟,甚至糖尿病都找上门!
澳大利亚有个研究,跟踪了4万成年人,整整14年。结果发现,长期吃低碳水、高脂肪、高蛋白的饮食,碳水摄入不到38%的人,得2型糖尿病的风险比正常饮食的人高20%。正常饮食的碳水摄入,得占55%以上才稳当。这数据可不是闹着玩的,低碳水饮食听着时髦,实则暗藏风险。
为啥不吃主食这么危险?碳水化合物是身体的“燃料”。它分解成葡萄糖,供大脑、四肢、内脏运转。少了它,身体就像没油的车,跑不动。北京天坛医院的钟历勇医生说,碳水不足,身体会出乱子,低血糖、代谢紊乱、脂肪分解过度,蛋白质也浪费掉。长此以往,身体哪受得了?
有些人为了少吃主食,拼命吃肉、吃油。结果呢?脂肪热量高,9千卡每克,比碳水和蛋白质高一倍多。吃太多脂肪,体重蹭蹭涨,还容易得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这些毛病堆一块儿,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病全来了。低碳水饮食跟生酮饮食有点像,短期能掉几斤,可一旦停下来,体重反弹不说,还可能伤心脑血管。普通人真别瞎试。
不吃主食,副作用可不只是糖尿病。蛋白质吃得多,但身体没碳水,会把蛋白质当燃料烧掉。肌肉修不好,皮肤差、头发掉,抵抗力也变弱。老年人更惨,肌肉流失快,骨头变脆,摔一跤都麻烦。美国还有研究说,不吃碳水一周,记忆力和思考能力都会下降。脑子没葡萄糖,迷迷糊糊,学东西慢,工作也犯迷糊。
还有,主食吃得少,人容易累。整天昏昏沉沉,感觉像没睡醒。葡萄糖不够,身体没劲儿,甚至可能低血糖。心情也好不了,碳水能帮大脑分泌血清素,让人开心。没碳水,大脑不高兴,人就烦躁、郁闷。谁不想每天乐呵呵的?可别让主食给坑了。
那主食咋吃才健康?钟医生说了,碳水得占每天热量的50%到55%。这比例最科学,身体代谢才顺畅。想吃得对,就得看看“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简单说,啥都得吃点,但要挑好的。优质碳水、蛋白质、脂肪,一个都不能少。
水果呢?虽然也好,但含果糖,控糖的人每天吃200到350克就行。别一口气啃一堆西瓜,血糖飙上去可不好受。吃饭的时候,粗细搭配,荤素均衡,饭量别太少,也别撑到走不动。身体就像台机器,燃料得配齐,比例得合适,才能跑得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