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立夏快到了,我最近突然有点“厨房焦虑症”。我们家小朋友前阵子刚换季就小感冒,跑去医院排队那叫一个辛苦。医生照旧叮嘱:“免疫力就是靠吃出来的,饮食丰富,孩子就少生病!”可是说来简单,做起来真分分钟劝退人……怎么让小朋友把饭吃好,咋才能实实在在增强免疫力呢?
你有没有发现,小朋友变天最容易闹肚子、鼻塞?我这两年反复琢磨,其实关键还得多上点蔬菜、蛋白质和根茎类。以我家经验,这六道菜是换季餐桌必有绝活,下饭、抗打,还真能让体质提升不少!
咱们先讲个典型的“下饭宝”吧——
1. 西兰花炒虾仁
我当年追着买进口西兰花,后来发现本地菜市场的其实又嫩又新鲜,价格还实惠,春天一斤七八块,比冬天便宜了一大截。虾仁呢,挑东南沿海冰鲜白虾去头壳自己剥,比进口冻虾便宜不少,口感弹弹的。
有人说:“西兰花是伪健康蔬菜!”纯属扯,实际上,西兰花富含维C、膳食纤维、矿物元素,搭点虾仁补蛋白、锌、钙,孩子爱吃不长膘。炒菜前一定要用盐水泡,去掉残留农药。平底锅火候一到,别炒老了,芝麻油最后提香。每次端上桌,都秒没。孩子真心不剩一颗……
我发现本地摊子的西兰花有时比连锁超市还新,晚上快打烊前老板还会“甩货”便宜些,老少咸宜~
2. 番茄牛腩煲
说实话,牛腩价钱最近又涨了,每次买心里都咯噔一下。可是牛肉不愧为补铁大户,春夏换季孩子运动多消耗也大,瘦肉炖软后易消化,牛腩胶质足,比后腿肉口感好。番茄到了暮春就更红更甜,切块加入牛腩里,熬一两个小时,汤汁又酸又香,入口即化。
这种煲菜做法其实历史悠久,南北吃法都有。我自己试过买进口牛腩和本地牛腩……说实话,味道差不多,主要看新鲜。进口牛肉有时候“雪花感”逼真,煮起来却没啥香气,要买尽量找本地鲜切肉。只要牛腩切大块、焯水去腥,加入番茄和香叶慢火一炖,汤泡饭真的太治愈。
家里人多时,做一锅分两顿省心省力!老母亲的理想型~
3. 玉米胡萝卜排骨汤
这道汤在我们家简直是长青款。排骨有蛋白有钙质,再搭配玉米、胡萝卜,一锅汤里啥都有了,营养一流。玉米和胡萝卜春夏最便宜,尤其玉米到五六月才好吃,甜甜糯糯,切大块炖汤特入味。
很多人说排骨汤是“噱头”,其实孩子多喝点,肠胃也能慢慢适应季节变化。关键便宜,家里有压力锅的还能十分钟速成。去肉摊买的时候,别只看瘦肉,带点“寸骨”更香。至于玉米和胡萝卜,认准本地菜贩,贵的也别迷信洋品种,鲜嫩才是真的赞。
还有个小窍门:每次剩点头天的排骨汤,加点小青菜、米粉,就是营养早餐,绝不浪费!
4. 番薯叶炒蒜蓉
番薯叶以前大家都觉得是“猪菜”,现在营养专家说它是抗氧化神器,尤其春夏交替,孩子长身体消耗大,补铁补钙一流。上菜市场真心便宜,我记得前两天买一大把才几块钱。新鲜的番薯叶颜色深绿、挺括,用蒜蓉、花生油大火快炒,出锅翠绿带点清香。
孩子一开始不买账,说有点涩,我一般用滚水烫一下,再下锅炒,会嫩很多。番薯叶炒鸡蛋也巨好吃,下饭一绝。跟动辄上十块一斤的小青菜比,番薯叶真的是平价实力派,能吃能补。一顿好几样青菜,身体不强都难。
5. 黑芝麻核桃羹
有朋友问,孩子怎么补脑?多吃黑芝麻核桃准没错!黑芝麻、核桃仁打粉和牛奶一起熬煮,打出来的羹浓稠香滑,春天补肾又养发。别以为贵,本地市场批发核桃价钱其实不算高,自己回家剥核桃也比买成品强。芝麻买烘焙原味的,别买掺糖的芝麻糊,太甜不健康。
我偶尔懒,还用豆浆机直接打,非常省事。孩子吃了说:“比外面早餐店卖的稠多啦!”说实话,外面买现成的芝麻糊好多都勾芡加糖,还不如自家做。吃起来没有特别膩口的甜,喝完挺顶饱。
6. 鸡蛋蒸豆腐
我私心力荐这道菜。本地新鲜豆腐和笨鸡蛋,调点海盐搅匀蒸十五分钟。全程无油烟、不用手忙脚乱,豆腐滑滑嫩嫩,蛋香浓……孩子入口不挑剔,老人也能吃得下。鸡蛋的蛋白和豆腐的植物蛋白,补充一整天活力。有时我还切几片小虾仁、加点毛豆炒一炒,配起来颜色也好看。
比起外面买的“鸡蛋羹”套餐动辄十几二十,自家做不到五块钱,纯食材零添加。换着花样来,饭桌上从不冷场。
说到这里,不得不感叹,有时候咱们在超市站半天,看着高大上的进口食材,价格一斤十几二十,心里忍不住嘀咕:“到底值不值这个钱?”我的感觉就是,进口有进口的好,好在品相包装,确实新鲜。但天天吃实在心疼钱包。平价的本地新鲜货,抓住时令、赶着早市,有时候品质还更棒,还能和摊贩聊聊天,顺便淘点便宜货。
选购的时候我有点小技巧:像蔬菜,手感厚实、叶片鲜亮、没干边的为上选;肉类鱼虾得新鲜,闻起来没腥味才安心。豆腐鸡蛋没必要买网红货,问问菜贩产地,挑当日批次的保底不踩坑。芝麻核桃要干燥无虫,掰开尝尝味道,苦涩的扔一边。
价格其实也蛮透明,大家的生活压力都不小,没必要吓自己,适合当季、合家口味、性价比高就元气满满。过去一家子围桌吃饭的美好,就是最治愈的“增强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