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数亿给老车主升级,极氪把账算明白了吗?

「核心提示」
给近10万台老车“换脑升级”,换一台亏一台,极氪想干啥?

作者 | 陈法善             编辑 | 邢昀

“三年一改款、五年一换代”,这个传统燃油车时代的行业铁律,在新能源时代被加速成“半年小改款,一年大换代”。

汽车智能化、电动化快速迭代的浪潮中,“老车主”与“品牌”之间的关系正变得微妙。

当新能源汽车以“月”为单位飞速迭代,更好产品涌现的同时,也无可避免地加剧了老用户的体验落差。周榜、月榜等各种激烈比拼之下,品牌们不得不将资源都倾注在开发新车与新增用户上,老车主成了不被看见的“透明人”,这使得“背刺”与“维权”成为行业中屡见不鲜的议题。

整个行业都默认了“向前看”的竞争法则,因为这是一个投入产出更清晰的商业决策。

有意思的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极氪来了一次“背道而驰”要花费巨资给老车主升级自研的千里浩瀚H7辅助驾驶系统。

此前,极氪001老车主因去年“813改款”而感到背刺,网上骂声一片。极氪没有回避因自身快速迭代所带来的用户体验问题,而是试图为这种普遍存在的行业摩擦,寻找一个结构性的解决方案。

主动发起一场面向老车主的跨代际辅助驾驶系统众筹升级,从商业上看,这不是一个聪明的选择。尽管极氪曾在2022年免费给老用户升级过8155芯片,但此次升级远非更换单一硬件可比。据极氪官方信息,此次升级涉及单车近60个零部件的系统级更换。业内人士分析,极氪这波光研发投入就将接近2亿元,耗费大量工程精力,其工程量不亚于一次车型的小改款。

通过这次众筹升级,不难看出极氪想主动修复声誉和用户口碑的决心,但是落地并没有那么简单,这是一场需要在技术、成本与用户关系等多重荆棘中跋涉的艰难前行。

1、众筹升级,极氪探路

11月24日,极氪启动“千里浩瀚H7辅助驾驶软硬件系统更换”众筹,支持搭载激光雷达的2024款001与009车型升级,替换这些车搭载的Mobileye智驾方案。

2024款极氪001和009车主分别支付1.35万元、1.85万元,即可参与众筹,剩余的2万元尾款将由极氪兜底。即便车主不参与众筹,也能获得价值2万元的代金券,可以在2030年之前用于增换购极氪主要在售车型。

众筹时间一个月,结果将在2025年12月25日公示,若众筹成功,将开启后续服务事宜;如果众筹失败,将在3个工作日内原路退款。

在智驾领域,Mobileye方案曾经也是行业宠儿,有不少车企采用,是当年的“最优解”之一。近年来,随着各车企技术实力提升,普遍加码自研智驾方案,以追求更快的迭代速度和功能优化。但由于技术路线差异,要把新技术植入老车型花费巨大,在高昂的成本面前,行业普遍选择了“视而不见”。

对极氪来说,也可以“装聋作哑”,但最终决定将选择权交还给用户,以弥补此前因技术迭代过快,未能平衡好新老车主权益而带来的口碑质疑。

因为新能源车的迭代速度远超传统燃油车,“老车主是否就该被抛弃?”已成为整个行业无法回避的灵魂拷问。

近年发布的新车搭载更强的算力芯片、更炫的智能座舱、更快的高压快充,而买车没多久的老车主可能就面临车机和智驾落后等问题,即便想通过OTA升级相关功能,但被过时的硬件“卡脖子”,只能望车兴叹。

这种“买定离手”的割裂感,容易伤害早期支持者的心。在技术狂奔中,如果车企未能有效平衡市场开拓与用户关怀,一旦失去用户信任,造车就可能成了一锤子买卖,长期发展恐将后继乏力。

从商业上看,大动干戈服务老车主并不划算。不论是车企财报还是销量榜,都比拼的是新增卖车收入。跨代升级智驾的成本巨大,很可能会拖累财务数据,且短期收益并不明显。

这次,极氪选择直面问题,打破行业惯例,通过众筹方式为老车主提供智驾升级服务,试图在快速迭代的技术浪潮中,为老车主保留一份“不掉队”的选择权。这不是商业上的最优解,却是信任重建的“必选项”。

跟之前免费为车主升级8155芯片不同,这次众筹所涉及的技术复杂度和升级成本都指数级增长,是一次从底层芯片,到系统布控、线束布局的全面替换,涵盖的用户规模也更大,据了解,带激光雷达的2024款001和009车主数量近10万。

总成本过高,通过用户共担部分硬件成本,有助于推动升级方式可持续。同时,这次是极氪跟车主共创,把权利交还给用户,避免车企单方面替用户做决定。

极氪在公告中表示,众筹的方式可以帮助品牌集中研发资源,提高效率,优先满足广大用户呼声最高的需求。

在此之前,行业大规模众筹的案例屈指可数,有的失败,有的成功,而极氪这次是根据用户建议,自身承担全部研发投入和大部分硬件成本,通过众筹方式确认用户意愿并共担部分成本,从技术上升级最彻底,企业投入费用也最高。

不难预见,未来新能源行业也许还会上演新的背刺,但极氪“花钱做傻事”为行业探索新老车主“平衡术”提供了一些路径参考。

2、没有标准答案:必须跨越“三重门”

从行业实践来看,用户对智能硬件付费升级的接受度仍存在不确定性。极氪此次众筹能否成功,至少还需跨过技术、模式与成本三重挑战

从技术角度看,这是行业首次“系统级移植”。

升级后,智驾系统将从Mobileye方案切换至行业最先进的NVIDIA DRIVE Thor-U平台,算力将从40多TOPS飙升至700TOPS,智驾能力一跃跻身行业第一梯队。

但是这种“换脑”级别的升级,技术难度极大。极氪官方的众筹页面显示,这场升级涉及域控制器、传感器、线束等诸多核心零部件,复杂程度类似于一次车型改款。

图说:极氪001预计需要更换的零部件明细

从模式角度看,这次众筹升级面临如何平衡“公允性”的挑战。

众筹价格与目标人数的设定是一场精准平衡。定价需在覆盖部分成本与用户感知价值之间取得共识,而人数的设定则直接影响规模效应与项目可行性。

就拿众筹价格来说,让用户掏出来一万余元,这是一个能让用户觉得“值”,又可以一定程度减轻车企成本压力的价格吗?

从极氪的成本层面看,这个操作投入巨大,在财务上并不划算。

据了解,极氪光前期研发投入就超2亿元,单车硬件成本超3万元。以极氪001为例,使用权益券后车主实际支付1.35万元,极氪兜底剩余的2万元,可以说改装一台亏一台。

这还不包括售后拆装施工的人力成本。据测算,每改造一辆车,极氪001预计需要21个工时,极氪009则需要23-27个标准工时,加上后续测试,需要一个技师至少忙上两天。这对极氪的售后无异于一次压力测试。

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仔细核算硬件、研发、适配验证与售后拆装工时等综合投入,极氪此次众筹项目注定是“血亏”。

去年,小鹏推出的单颗Orin芯片升级至双Orin的方案,定价为19999元;华为在发布2025款问界M9时曾提及计划于2025年5月为2024款车型提供智驾系统升级,但6个月过去了,截至目前具体方案仍未正式推出,这些案例都印证了智驾升级背后高昂的技术与物料成本。

除了商业和技术层面的考量,这场系统级“换脑”改造还面临法律合规的挑战。

一方面,车辆的合规升级需有完整的开发、验证、报备流程。以极氪001的升级方案为例,光底层硬件、车机系统的适配开发等设计研发任务,就需要两个月时间;之后的产线生产、整车软件集成、整车电磁兼容性等测试验证工作,以及交付准备,又需要三个月时间。

因此,等12月24日众筹成功后,预计极氪001最早在2026年4月底才能完成相关开发和验证工作,2026年5月下旬陆续启动更换服务;而极氪009准备工作更长,预计到2026年7月下旬才能启动更换服务。

另一方面,升级不能改变整车外观,千里浩瀚H7辅助驾驶系统需要搭配激光雷达,即车顶突出的“犄角”,而21-23款001和009车型由于不带激光雷达,暂时与本次众筹无缘。面向这类用户,极氪也提供了两万元代金券用于增换购新车。

这是一场没有标准答案的测试。升级老车困难重重,之前行业缺少可以借鉴的成功案例。尽管挑战众多,极氪仍选择承担全部研发成本与半数以上硬件成本,试图以诚意争取用户的支持与共担。

对用户而言,参与此次众筹不仅意味着爱车智驾能力的代际跨越,也是一次对车辆长期价值的有效托底。

新能源车贬值速度快于燃油车的原因之一,就是电车升级迭代快,老车相对落后而贬值。而改造了智驾系统后,极氪的老车换上新大脑,从根本上缓解了因技术迭代导致的硬件贬值压力,车辆残值还可能不跌反升。

同时,由于改造全过程都由极氪官方完成,不影响整车质保,无需担心售后的连贯性与二手车流通的合规性,可以实现“体验升级”与“资产保全”的双重收益。

3、信任构建,极氪的“回头路”

在智能电动车快速迭代的洪流中,“背刺老车主”几乎成为行业常态。多数车企选择以OTA“打补丁”或冷处理应对。口碑,成了这笔“划算”买卖的隐性代价。

老用户不是沉没成本,实际上,如何维护“老车主权益”已经成为品牌诚意的试金石。为此,极氪走上一条更艰难的路:用系统性的软硬件更换,从“背刺”转向“共担”,回应老用户诉求,这是重建用户信任的关键步骤。

极氪没有回避历史上因“一年三代”引发的用户不满,近年来一直以“有错就要认,挨打要立正”的姿态,以及系统化的动作为重建信任铺路。

在这次众筹落地过程中,极氪通过用户沟通会、高管访谈、官方公告等形式,循序渐进讲清楚升级要点和方案进程,透明化沟通,给了用户明确的预期。

从9月14日的极氪全球用户委员会·理事共创会,极氪科技副总裁林杰率多位业务负责人直面用户,听取关于老款极氪001、009车型辅助驾驶系统体验优化的建议;到9月底,极氪官方用户互动栏目《极氪零距离》回应:已正式立项,启动方案细节研究和前序研发工作。10月10日,极氪官方公布最新进展,明确将于11月进行软硬件系统更换众筹。

在此次众筹公告中,极氪也详细列出了需要更换的零部件,以及后续时间表,给用户一个清晰的指引。

可以看到,这种坦诚的姿态贯穿于极氪今年以来的各个场合,品牌在产品预告、日常沟通、售后服务等多维度,努力避免用户因信息差而产生被抛弃感。

比如,提前预热产品更新计划。此前发生的背刺事件,核心不仅在于“迭代快”,更在于迭代节奏不透明。

吸取教训后,2025年8月,极氪汽车主动公布了下半年多款在售主力车型的更新计划。这给了潜在消费者明确的“等待”信号,避免了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老款车型。

同时,极氪在售后、日常沟通等环节,努力实现信息透明化。售后方面,全国门店公示《极氪用户服务公约》,保障每一位用户的知情权与选择权,构建阳光、透明、可信赖的服务体系。还邀请“神秘体验官”到极氪家微服私访,将服务标准置于用户监督之下。

日常沟通方面,开通“极氪零距离”以你问我答的形式定期回复用户关心的问题,将单一的“官方发布”,变成坦诚的“双向奔赴”。

在吉利体系内,极氪承载着品牌向上的使命。高端品牌的用户可能对价格不敏感,却格外看重品牌的尊重、服务和长期承诺。

而眼下,当整个行业都在向前狂奔时,极氪选择“回头”,牵手老用户一起走。尽管在商业上不划算,也存在众筹失败的风险,但这种信任关系的重建,更有助于极氪与用户间从“一锤子买卖”转变为覆盖用车、换车全周期的长期伙伴关系。

打造豪华品牌,格外需要注重品牌信任资产的长期积累,与用户做朋友。在这个过程中,不是所有问题都能用商业逻辑解答。

这场众筹是软硬件更换,也是品牌的态度宣誓:在极氪的价值体系中,老用户不是技术迭代的牺牲品。信任不会因一次众筹而彻底重建,但极氪的态度说明它愿意为此长期付出。


(汽车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