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机厂堵电池厂大门,只为确保电池供应的正常!‘电池荒’的剧情又要上演了吗?”
“所谓的“电池荒”只是阶段性现象,至多还能坚持一个多月。”
“电动汽车会不会借势涨价?”
“不用担心,现在没有涨价的理由。”
“能展开讲一讲吗?”
……

为了电池的正常供应,近一两周和所有电池厂商的老板们都喝过酒了——此话来自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同时还有诸多媒体报道称各大主机厂的采购部门纷纷去堵电池厂的大门,日夜不息,只为了确保动力电池可以正常供应。并且碳酸锂的价格也出现上涨趋势!难道电动汽车要涨价了吗?
有网友表示担忧。
到底需不需要提前购车计划呢?
笔者认为不用担心,所谓的“电池荒”只是阶段性现象,电动汽车(含插混产品)不会出现涨价潮;而且不仅不会出现“涨价潮”还有可能出现“降价潮!”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实际只有一点:新能源汽车将于2026年1月1日起征收5%的购置税。

一辆售价10万元的汽车,按照5%计算购置税需要4424.77元。
毫无疑问,近期有购车规划的人们更愿意在2025年末入手,这样就能省下数千元至上万元的费用。所以在11月和12月里必然会出现电动汽车集中购车的现象,主机厂的订单量会飙升;产能的同步飙升才出现了“电池荒”的现象,然而只待进入2026年,届时再不能节省购置税,购车规划可以合理安排,动力电池的供应和需求自然能找回平衡点。

同时购置税的征收会让新能源汽车产品竞争力减弱,此时涨价则是逆势而为;正确的做法显然是优化车辆配置以维持价格不变,或者在产品品质完全不变的前提下维持现有价格体系。
否则燃油车一旦反扑,新能源汽车整个阵营都将面对巨大的挑战。
尤其是在冬季里。
所以“涨价潮”可以基本确定不会出现,最佳预期是不要再出现程度不合理的价格竞争;现在的电动汽车产品有足够大的利润空间,尤其是使用磷酸铁锂电池的汽车产品,严格来说其依然具备展开进一步价格竞争的成本空间。

并且此次“电池荒”主要集中于高端车辆使用的高镍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的产能和需求依然均衡;而使用高镍三元锂电池的车辆是否值得去赶购置税的末班车,笔者认为也是值得商榷的。
因为2026年7月1日将实施《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 38031-2025)的新国标,该国标被称为“史上最严动力电池安全令。”
在此之前的汽车动力蓄电池要求略低,而在此之后,汽车动力蓄电池要在诸多严苛的测试中做到不起火、不爆炸。

可以说2026年下半年起始点将会是电动汽车行业的重要转折点,在此之后的电动汽车安全性能理论上会有一次跨越性的升级;而关键的技术升级周期就在2026年的上半年里,如何进行技术升级,升级之后的电动汽车产品又将要给用户以怎样的保证,这些才是最值得关注的话题。
相较于几千元到上万元的购置税成本,全新的电动汽车产品更值得等待。
相信有诸多汽车爱好者已经在等待,所以“电池荒”更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