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人都擅长驾驶,我的科目二已经考三回了!准备放弃。您说未来有完全自动驾驶汽车的话,还需要驾驶证吗?”
“理论上有可能不需要,但是家用车理论上基本无法实现完全自动驾驶。”
“看来此生与开车无缘了。”
……
确实,不是所有人都擅长驾驶;正如这名网友一样,所以只能寄希望于完全自动驾驶汽车的出现,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让自己来上一次说走就走的自驾游。然而使用完全自动驾驶汽车到底需不需要拥有驾驶证呢?笔者的观点是应当不需要驾驶证,但是车辆的设计必须满足一个前提——不能有方向盘!反之,只要还有方向盘的汽车,即便其具有完全自动驾驶能力,使用车辆也需要有驾驶证。
方向盘的存在则等于保留了手动驾驶车辆的功能,具备该功能,并且坐在驾驶位上;此时无法确认司机是否会去手动驾驶,所以使用此类车辆时是依然要有驾驶证的。但是没有方向盘的完全自动驾驶汽车则不具备手动驾驶的能力,使用此类车辆的概念是“用车”而前者依然有“开车”的可能性,这是两类车最大的差异。
对于没有方向盘的汽车而言,“用车”无非是通过手机设定行驶路线,车辆参数,配置功能操作等等;车辆的驾驶程序自然会有完善的防呆设计,不会出现异常驾驶或违章驾驶的情况,那么即便完全不会开车也能够保证车辆的行车安全。
相信未来的完全自动驾驶家用汽车应当会以无方向盘的设计为主,进而让能用智能终端设备的人都具备“用车”的能力。
但是,私家车的完全自动驾驶基本无法普及,大部分人最终也不再需要私家车。
私家车实现完全自动驾驶从技术角度分析是没有问题的,以目前的技术也可以实现;但是就伦理道德层面来分析自动驾驶车辆,其普及应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究其原因是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难免会出现交汇,而大部分车辆都还是人工驾驶;只要车辆是由人工驾驶则不可能做到100%遵守交通法规,任何司机都会有一定概率出现逆行、借道超车、压线变道、微量超速、变道或转向不打灯等驾驶行为,而自动驾驶汽车面对这些行车不够规范的人工驾驶车辆是难以判断其意图的,在同一条道路行驶过程中则有可能发生碰撞。
面对横穿公路的非机动车或未在斑马线上的行人,理论上也有可能发生碰撞。
毕竟高度智能化的完全自动驾驶汽车也只能按照设定程序(交通法规)行驶,其能够做出合规的驾驶操作,但是合规的驾驶操作很有可能发生不必要的交通事故。所以从外观特征上看不出差异的私家车一旦用上完全自动驾驶,其带来的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然而私家车不仅难以实现真正的自动驾驶,同时还有可能被淘汰。
汽车四化的终极目标是“共享化。”
于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四个步骤也就很容易解读了,电动化是第一步,有了充足的电能储备则可以让汽车实现低成本的智能化使用;于是汽车开始进入第二步的网联化,也就是有了大屏幕和智能座舱。
第三阶段则是实现驾驶的智能化。
虽然私家车不适合完全自动驾驶,但是商用车是可以实现的;因其有特殊涂装,其余社会车辆看到这些自动驾驶车会躲着走,所以这些车的运行总是相对安全的。
当商用自动驾驶汽车的保有量越来越大,人们逐渐习惯其存在,此时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放弃购买私家车——因为商用自动驾驶汽车在城市区域里是“无人驾驶出租车”的角色,其功能又包括网约车的能力——当这些车辆实现高度智能化的时候,用手机可以让车辆提前到楼下等着自己,这要比去停车场开自己的车还要方便;同时车辆的智能座舱内容、座椅角度、空调温度等等参数都可以记录在一个账号里,于是用户只要通过自己的账号找到一辆这样的汽车,车辆智能系统在乘客上车之前就能自动调整好所有参数和硬件,其使用体验与使用私家车又有什么区别呢?
可以说是基本没有区别的,不过使用成本一定有区别!
用这样的汽车的成本一定低于购买私家车。
所以结论已经很清晰了,私家车其实不用去实现完全自动驾驶;而且就目前汽车产业的技术推进步骤来看,客观上也是在朝向共享化的终极目标奔赴的。那么没有驾驶证的人也就不用纠结了,现在即可养成使用此类车辆的习惯,预计在15~20年后,此类车辆会成为相当一部分私家车用户的替代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