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周里有一个应当被重视但热度并不高的话题:博主爆料很多车企找先生算举办发布会的地点。
比如一位车企CEO直言成都有“成功之都”的寓意,广东有“南为财”的吉位,杭州又有其他特殊的解读;于是诸多车企听从先生的意见,将这些或其他城市选做产品或技术发布会的举办城市。
合理吗?
与其听取所谓先生的意见还不如多听一听行业分析师的观点,因为许多所谓的玄学观点本质上不算是迷信;其本质就是基于商业决策、地理位置和经济水平的分析结论,然后再披上国学文化或宗教文化的外衣进行的包装。其客观存在合理性但并不是所谓的风水卦象,当然笔者并不否认《易经》等著作所蕴含的自然规律,只不过工业企业应当思考的是如何提高产品力而非在自然规律中寻求捷径。
并且一旦作为国之脊梁的产业出现这种现象,汽车行业则危险了,也确实需要治理了。
汽车工业是工业企业的基石,工业是没有争议的国之脊梁。
而现在依然有客观事实可做参考的、披着玄学外衣的分析结论还不算是特别迷信,但是一旦形成风气,可以说必然会有诸多企业的决策人员沉迷于其中,其态度难免会从质疑、疑惑、相信,进而演变为依赖——到此程度则是典型的迷信。
当工业人和企业人变成先生们的信徒的时候,这个产业的基础则有可能会垮塌;因为产业发展的原动力是一家家的企业,而企业背后真正的决策人可能会成为一些神棍,可是一旦这些人达到迷信的程度,那么即便神棍们作出的决策是极度荒唐的也会被采纳。
企业人的信仰应该是什么?
当然是技术,是研发精神,是企业科学管理与发展的观念。
以此为基础才能让企业长久的发展下去,否则,或许前苏联就是最佳参考;在苏联解体的前夕,其管理体系的人员中普遍存在丢失信仰的人,而这些人在丢失原信仰的同时又普遍会转向封建迷信,普遍存在寻求宗教团体来为自己进行情绪的抚慰和未来的指引。最终结果如何?相信不用再赘述了。
不能让“外行领导内行。”
更不能让神棍指引产业发展。
可是在竞争过于激烈的阶段里,总会有一些企业人会迷失;其实不仅是企业经营者,许多在激烈竞争中遇到丢失工作、家庭破碎的普通员工,其在迷茫与无助的时候也会选择去听先生的意见,笔者身边就有一些这样的人,且个人也通过《易经》等著作进行过测试与验证,其中大多是模棱两可的结论,严格来说充其量有一定参考价值而绝不能作为决策的关键参考。
但是在迷茫的状态下难免会迷失。
可是汽车产业已成为第一支柱产业,是不应当允许类似现象发生的;行业监管机构应当重视起来,对于进行类似行为的企业进行必要的指导或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