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电商之家

直播江湖风云变幻,又一个流量神话出现了。
5分钟,10w+人涌入;半小时,点赞破千万;几万件商品,上架秒空。
李福贵首次直播带货就展现出恐怖如斯的实力。
网友感慨,这号召力,要是李福贵继续带货,地位可以直追与辉同行。
11月8日,以记录农村真实生活走红的抖音网红李福贵,在社交平台开启了她的第一场直播带货。
开播仅五分钟,观看人数便突破十万大关,半小时内点赞量飙升至千万级别,热度狂飙登上当日带货榜粮油调味第一。

图源:抖音
与此同时,她也在一周内新增粉丝超过53万,总粉丝数逼近1300万。同时,达多多数据显示,李福贵8日一共进行了两场直播,累计观看人次2,620.94w,展现出其强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在直播中,李福贵重点推介了一款名为“村民与福贵”的太行山区黄小米。这款产品以2.5公斤包装,售价37.8元,上架仅十分钟便被抢购一空,累计售出3.4万件。
然而,评论区中支持与质疑并存。有网友称赞她“真心助农”,也有人认为她“偏离初心”,质疑其“最后还不是为了赚钱”。
据了解,此前就有网友指出她“5元/斤高价收购村民的谷子扰乱市场秩序”,对此,李福贵作出回应。
她解释道,太行山区的小米零售价普遍在每斤7至8元之间,而她所收谷子的价格在4.8元至5元之间,属于正常市场收购价,既未刻意压价,也没有哄抬价格。
直播间里,她再度哽咽回应了这个争议。她表示,自己销售的小米未计入加工、包装与物流等附加成本,基本以原价出售,目的在于帮助当地农户解决销路问题。对于利润,她称:“没有任何利润,没赚一分钱,纯粹是小米的收购价。”
李福贵还提到,这些小米来源于山区多个村庄的农户,品种多样导致颜色存在差异,但这并不影响其口感和品质。每一袋小米的包装上都印有她亲手撰写的暖心标语:“一份来自太行山区的小米,这份可能来自李爷爷家,或是王奶奶家,又或是张大爷家种的,谷物算不上多么精美,但每一粒皆是他(她)们的精心呵护,望您品尝。”
直播过程中,李福贵多次情绪波动,面对粉丝的支持不禁落泪。她坦言自己心情复杂,既期待又紧张。
确实,对比其他千万粉丝级别的带货主播,李福贵的专业能力可以说是很“糟糕”。对于产品的讲解磕磕绊绊并不熟练,也控制不好激动的情绪几度哽咽。在得知商品上架秒空后,没有直播经验的她也惊讶得久久不能平息。

图源:抖音
然而,正是这种毫不修饰的“生涩”与“真实”,在精心编排的话术与过度滤镜的直播生态中,反而构成了一股清流。
她表示,尽管平时在村里与老人们交流自如,但在线上与年轻群体互动较少,此次直播中许多年轻人前来帮忙,让她感受到不同以往的感觉。
许多网友被她笨拙的真诚所打动,“为真实买单”成为评论区的呼声。
除了主推的小米之外,李福贵此次直播还上线了零食、女装、运动鞋和日用百货等多种商品。最后,李福贵在直播尾声作出回应,坦言自己想赚钱,有底气和能力,才能帮助更多的乡亲过上更好的生活。
而今年8月,李福贵就称,自己自费2万多元,带领村里46名老人前往郑州旅游。这些老人中,不少是首次走出大山,有的甚至从未到过县城。
相关视频发布后,在网络上获得了数百万点赞,获得广泛好评。李福贵表示,她做这件事是出于对乡亲们的感恩。
近些年来,短视频与直播平台涌现出大量农村赛道的带货主播。
如以质朴家庭生活走红的“小英一家”、以豪爽豁达形象示人的“东北雨姐”等,他们凭借原生态的乡村场景和鲜明的人设迅速吸粉,但与此同时,关于他们“人设造假”和“刻意卖惨”的争议也始终如影随形。
在李福贵走红之初,就有大量网友对其家庭状况、苦情人设表示质疑,甚至还有人指责她消费老人。
2024年,李福贵就开始用短视频记录她走村串巷的卖货日常。没有脚本与团队,只有她一声“卖豆腐的来啦”的亲切吆喝,以及帮老人晒麦子、唠家常的温暖点滴。
这份来自乡村的纯粹善意与质朴互动,触动了无数网友,让人在快节奏时代寻回久违的温暖与平静,不少网友称她为“卖货西施”,其账号也在短时间内迅速涨粉。
爆火后,李福贵陷入舆论漩涡。
面对“人设造假”“利用老人牟利”等质疑,她承认自己18岁曾经历短暂婚姻,也在短视频刚有热度时参与过短剧拍摄,但后续不喜欢角色已停止合作。
而关于与老人之间的关系,她坦言“挣老人钱有愧疚感”,所以想拿流量的红利补贴老人。
对于收入问题,她澄清“年入百万”不实,虽然拍短视频确实比上班挣的多些,但是她带货没接广告,离年入百万还有很大差距。事实也确实如此,在此次直播之前,李福贵仅开通商品橱窗未开展直播带货。
面对流量冲击,李福贵坦言创作受到严重影响,视频制作周期从一天延长至三天。同时她表示“只想安静带货,不想卖惨,让大家觉得我过得多么难。”
目前来看,李福贵的直播带货还是有很强的“助农”属性。虽吸引了大量关注与购买,但对于其账号的变现潜力来说,还只是冰山一角。
李福贵可以说是经受住了网友们显微镜般的审视。但此外,还有一些“未过网友关”、彻底翻车的草根网红。
抖音千万粉丝网红“东北雨姐”因豪爽人设走红网络,其账号粉丝量曾超2400万。然而后来其直播间售卖的"红薯粉条"经官方机构检测,显示未检出红薯成分,涉嫌虚假宣传。事件直接导致其账号被平台禁言,粉丝量暴跌六百多万。

东北雨姐带货红薯粉 图源:抖音
最重要的是,据媒体跟进报道,“东北雨姐”团队成员绝大部分并非村庄的村民,只是在村里租了民房,专门用来拍摄短视频和直播。当网友们组团前往东北雨姐的拍摄基地进行探访,也只发现已经空无一人的院子。
曾被网友们盛赞“战狼版李子柒”的农村赛道网红,原来只是包装出来的假象,让不少网友失望不已。
同时,还有另一位因“卖惨”而塌房的草根网红。
草根网红樊小慧曾凭借农村单亲妈妈的励志人设走红网络,2022年自曝丈夫出轨事件后粉丝暴涨,开启直播带货后更是创下亿元销售额。
然而其持续营造的贫困形象与曝光的巨额收入形成强烈反差——去年12月樊小慧个税记录显示月入高达3400万元,引发公众对其“苦情人设”的广泛质疑。
随后樊小慧与签约MCN机构矛盾公开化,对方指控其坐拥千万资产、团队全程操盘,并索赔3亿元违约金。樊小慧则发声否认并要求公开合同,这场纠纷使其深陷舆论漩涡,“卖惨”罪名基本坐实。
最近,关于3亿违约金的官司,樊小慧称她已胜诉,无需支付这笔巨额赔偿金。未来,她也许很快就会正式复出。
但在巨额收入曝光后,使得原有的“悲情叙事”失去了公众信任的基础。因此,如何寻求转型之路,是摆在每一位以此实现财富自由的内容创作者面前的严峻课题。
相比之下,李福贵的商业变现之路显得尤为审慎。面对无数草根网红难以逃脱的“爆红-有钱-被质疑苦情人设”的周期性舆论漩涡,她能否坚守记录乡村的初心,将成为决定其未来道路能走多远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