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毅鲍蕾,早就不对劲了!

最近看综艺《天声一对》,真的被陆毅和鲍蕾狠狠喂了一大波狗粮。

不像有些夫妻上节目,还得靠节目组给设计点剧本桥段。他俩的恩爱,根本不是演出来的。就非常的自然流露,一秒钟就能捕捉到对方的默契。不是每次都很高调的撒糖,但那些不经意间的小细节,都能看出老夫老妻的真实和稳定。

一开始,节目组让他们对视一会儿。

没想到鲍蕾看着陆毅,看着看着眼泪就掉下来了。

没有台词,没有煽情,就是那么自然而然地哭了。

还有两人坐沙发上看电视——

坐着坐着,鲍蕾就到陆毅身上去了。

不是在镜头前作秀,是真心觉得那样更舒服。

陆毅在节目里还自曝,说鲍蕾不会做饭,三十年了连方便面都没煮过。

鲍蕾也特别“实诚”,笑着说:

“他不想让我进厨房,我就特别当真了三十年。”

这就是他们最真实的样子:

一个心甘情愿地宠,一个理直气壮地被宠。

这种藏在细节里的依赖与信任,比任何浪漫宣言都动人。

网友们也纷纷在说:“陆毅鲍蕾是真的很甜。”

在陆毅和鲍蕾身上,我们看到了爱情最让人安心的一面:

选择一人,白首不离。

他身处浮华的娱乐圈,却没有半分浮躁,始终守着最初的那个人;她为爱回归家庭,那份被安稳爱着的幸福感,让她眉眼间不见风霜,愈发温柔。

林清玄曾说:

“浪漫,就是浪费时间慢慢吃饭,浪费时间慢慢喝茶,浪费时间慢慢走,浪费时间慢慢变老。”

而他们,正是这句话的写照——用三十年的时光,把陪伴熬成了最深的浪漫。不过,世人眼中的模范夫妻,从来都不是佳偶天成,而是后天不断磨合的结果。陆毅和鲍蕾,之所以能携手到现在,是因为他们做对了这三件事。

仪式感,是藏在日常里的深情

村上春树说:

“仪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它让本来单调乏味的生活,变得不一样,它让我们对所在意的事情,怀有敬畏心理。”

这一点,在陆毅和鲍蕾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还在大学热恋时期,两人就天天腻歪在一起。

有一次鲍蕾在外地接戏,趁着有三天假偷偷飞回上海。

陆毅特别感动,于是他骑了一辆二八自行车,冒着大雨赶到机场来接她。

两人回到校园,又一直散步到凌晨两点,就算被蚊子咬了上百个包,却仍觉得浪漫至极。

还有一次,鲍蕾接到一个非常好的戏。

可因为要去三个月,她很是舍不得离开陆毅。

于是,她竟然直接把戏推了!

即使现相处快三十年了,但两人依旧仪式感满满。

节目后采时,两人坐在一张沙发上,仍自然地牵着手。

被工作人员要求分开坐远些时,陆毅还忍不住调侃:

“说实话,我俩相恋30年,在一块的时候,从来没坐这么远过。”

直到今天,陆毅仍亲昵地喊鲍蕾“宝宝”,有时连女儿都会吃醋。

他们毫不避讳地现场示范,一声“老公”,一声“宝宝”,眼神都要拉丝了。

前面不是说鲍蕾连泡面都不会煮嘛。

因为在不管外面遇到什么好吃的,陆毅都会在家复刻做给她吃。

虽然味道可能并不能完全一样,但这种小小的仪式感,就是让鲍蕾感受到了爱。

正如诗人艾米莉·狄金森所说:“爱不是盛大仪式,而是微小瞬间的永恒叠加。”

一支路边顺手买的花,一句“你今天穿得真好看”,甚至睡前互相捶捶背,都是他们婚姻里的“保鲜剂”。

别总觉得老夫老妻就不需要这些。

正是你肯花心思,我懂你心意,日子才不会过得像白开水。

彼此捧场,做彼此的头号粉丝

有一句话说得好:

好的亲密关系,都是夸出来的。

好的夫妻,就是懂得相互吹捧对方。

“你在别人眼里或许平平无奇,在我眼里却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你的事业或许没有别人成功,但你爱老婆爱孩子,是一个有担当的男人。”

当我们带上发现的眼睛,就能看到对方的优点,两个人互相欣赏,就能相处得越来越合拍。

在这点上,鲍蕾和陆毅就做得很好。

在节目中,从没看过他们互相指责对方,说对方不好。

相反,他们无时不刻的在赞美着对方。

节目中有一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

陆毅亲手为鲍蕾制作俄罗斯套娃,临摹她的模样画画。

周围人都调侃他画得“有点吓人”。

鲍蕾却认真地端详,然后指着画说:

“我觉得你画得挺好的。这个项链坠子画得特别像,而且是有光感的,是立体的。”

她没有敷衍地说“挺好的”,而是精准地点出具体优点——

这种看见,比泛泛的夸奖更显真诚。

正如《看见情绪价值》中说的那样:

“婚姻关系中,情绪价值抵万金;接住对方的情绪,才能捧住彼此的心。”

人终究是一种感受的动物,理性更多的是为感受服务。

所以,积极地看见、正向地回应、热烈地在乎,相处自然会越来越合拍。

好的夫妻,都懂得做彼此的“头号粉丝”。

给生活加点盐,让日子有滋有味;给婚姻加点糖,让感情甘甜爽口。

最高级的恩爱,是懂得“快速和好”

有人说——

看一对夫妻能走多远,关键不是看他们吵不吵架,而是看他们如何和好。

在节目中,陆毅和鲍蕾就上演了“教科书式”的和好。

节目中,两人一起划船却因配合不当,在湖心不停打转。

陆毅有些气馁,带着情绪连声抱怨:“你别动了行吗,啊?啊?”

鲍蕾回头怼了一句:“啊屁呀,你划呀!”

可能很多夫妻到了这个时候,不说一定会吵起来,但也可能会生起闷气。

而陆毅和鲍蕾呢。

他们话音刚落,两人自己先没忍住,相视一笑。

刚刚升起的火药味,瞬间烟消云散。

更难得的是后续。

下船后,他们很自然地坐在一起复盘。

陆毅说:“对不起我错了,嗓门有点大。”

鲍蕾立刻接话:“我嗓门更大。”

一场可能引发冷战的小摩擦,就在这轻轻柔柔的互相认错中翻了篇。

正如《情绪亲密》一书中所指出的:

“每一对夫妻都会争吵,但幸福的夫妻懂得如何修复。”

陆毅和鲍蕾正是如此,他们从不执着于争对错、论输赢。

遇到分歧,陆毅总是率先退让,他曾坦言:“在老婆面前,什么面子、尊严,啥都不是。”

世上没有不吵架的夫妻,只有不懂和好的伴侣。

所有令人羡慕的“佳偶天成”,背后不是永不争吵,而是每次争吵后,都更确定离不开彼此。

回头看陆毅和鲍蕾的爱情,没有戏剧化的轰轰烈烈,却有一种细水长流的动人。

他们用三十年告诉我们:

爱不是一瞬间的烟火,而是一辈子的微光。

是在柴米油盐中依然保持仪式感,在平淡相处中依然不忘赞美,在偶尔磕碰中依然选择快速和好。

婚姻最好的状态,或许就像他们这样——

年轻时的炽热渐渐沉淀为温暖的依赖,而我看向你时,眼里仍有星光。


(娱乐责编:拓荒牛 )
2025年10月30日 19:49[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