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电商派Pro

不择手段博眼球、踩红线,最终一定会付出代价。
这些年,随着直播行业的爆发性增长,网红经济也迅速发展壮大。
刷刷短视频、看看直播、买买主播带货的东西,已经成为多数人习以为常的娱乐方式。在庞大用户群体的托举下,不少网红迅速崛起,他们的个体影响力被算法推送机制无限放大,带货能力、流量价值也随之水涨船高,圈子里出现一个又一个造富神话。
然而,直播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许多问题也暴露了出来。一些网红为了追流量、博眼球而不择手段,甚至为了一己私利去踩踏法律红线,偷税漏税、虚假宣传、炫富造人设、售卖假货、发表争议言论等事件频频被曝光,网红圈三天两头上演塌房戏码,负面案例层出不穷。
而那些明知故犯的翻车网红,最终也都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
这几天,在抖音有着900多万粉丝的大网红“小影夫妇”,被曝出存在偷税漏税行为。此前曾有23名举报人就丁影影、邹德臣(即“小影夫妇”)名下及关联公司涉嫌偷税、漏税的问题,向国家税务总局佛山市税务局进行反映。
举报者是小影夫妇的粉丝,他们曾在小影夫妇直播间多次购买护肤品、服装、食品。由于发现商家要么拒开发票,要么仅开出“免税发票”,他们怀疑小影夫妇有隐匿收入,于是将线索集中举报至佛山市税务局。
他们提供的《国家税务总局佛山市税务局稽查局税收违法行为查处结果告知书》显示,上述公司确实存在偷税行为。相关部门对佛山市金臣丽影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13个纳税人依法查处,合计追缴税费1782万元,罚款597万元。
偷税将近两千万,这个天文数字让不少网友感到震惊。但更令人震惊的是,事发之后,小影夫妇竟然死不认错、倒打一耙,丝毫没有悔过之意。
在直播间,小影夫妇称:“我没有做违法的事情,我不用跟大家解释。都封我好多年了,我还播着呢。哪个达人的税规范吗,没有一个规范的。”“少在这儿夸大其词,还要封我的号?你算老几啊!”她还表示,头部主播都补税了,这件事对自己没有任何影响。
这种嚣张的态度引起了大批网友的愤怒,有人表示:“太猖狂了,该罚该封。”还有人说,小影夫妇根本不差钱,他们一场直播就能赚几百万,补个税轻轻松松。
无论如何,直播间并非法外之地,叫嚣着偷税不是大事的小影夫妇,最终还是受到了惩罚。他们近千万粉丝的抖音账号于近日被封禁,其个人主页显示“该用户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已被禁言”,并且其账号已经不能再被关注。
除了小影夫妇,另一位大网红李辰轩也塌房了。
事情的起因是一场直播带货纠纷。山东青岛一位刘女士支付了30.3万元佣金,委托在快手拥有千万粉丝的网红李辰轩进行直播带货。合同约定,主播需在两个月内完成105万元的销售额,如果未达成可以协商退款。
然而,最终的直播成交额为零元。涉事公司解释称是“主播遭恶意刷单”,但刘女士提出终止合同后,对方一直拖延退款,仅退还了1万元。
随后,刘女士赶往杭州报案,得知该公司已被多人状告,属于惯犯。与李辰轩合作的杭州伊零依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后迁至西安并更名)多次涉及服务合同纠纷,其法人代表也多次被限制高消费。
此后,有关李辰轩的更多猛料被扒了出来。他的师傅“祁天道”也是一个快手网红,祁天道夫妇曾在2019年因诈骗罪被判刑。出狱回归直播后,又在2024年底因在三亚进行低俗直播、骚扰女性等行为被警方行政拘留,其快手账号也最终被平台永久封禁。
在祁天道因低俗直播被拘留后,李辰轩为了维护师傅,曾公开发表诸如“谁敢碰祁天道,先迈过我这关,从我尸体上踏过去,现在大师兄不在,老子就是大师兄,我这个二皇子就是老大”等具有挑衅性和争议性的言论,引发了众多网友的不满和质疑。
目前,李辰轩抖音账号所有作品都被清空。

图源:抖音
前段时间,童星出身的快手千万网红嘎子哥(谢孟伟)的一系列违法行为也闹得沸沸扬扬。
起因是打假网红“反诈老陈”公开质疑嘎子哥直播间售价699元的“酷派X60手机”非正品,称官网及自营店均查无此款。虽然嘎子哥说“资质齐全”,酷派客服也称该手机是待上架正品,但反诈老陈发现该产品 3C 证书已过期,且订单遭卖方擅自拦截召回,因此提出质疑。
这一风波还没有平息,嘎子哥就因穿着警服带货而被依法行拘七天,他1100万粉的快手账号被封禁。事后,嘎子哥疑似开小号发布多个道歉视频,但小号也被封禁。

图源:快手
此外,从游戏主播转型为旅游主播的蓝战非,以及“考研名师”张雪峰,这两位千万网红近期的翻车事例,也引发了不少关注。
具体来说,蓝战非在直播间炫富,称“赚的钱一辈子花不完”“如果我全身心商业化,一年能赚天文数字,九位数都小看我”;而张雪峰长期发表对文科和新闻专业的争议性言论,还被指责消费爱国情怀,二者抖音账号双双被封。

不过与前文提到的几位网红不同的是,蓝战非和张雪峰的抖音账号最终还是解封了。“复活”之后,蓝战非发布了一期新视频,说话比以前收敛了很多,张雪峰也已经复播,但十分低调、颇有些小心翼翼,归来后的首场直播也没有再带货。

图源:读秒财经
未来,像张雪峰、蓝战非这种获得了第二次机会的网红,还需引以为戒、谨言慎行,重新修复大众信任。至于那些被彻底封杀的大网红,他们的事例也算是给行业提了个醒:遵纪守法是底线,切记不要踩到红线。
一起起网红翻车事件,揭露了网红经济高速发展下隐藏的诸多问题。许多网红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了巨大的名气和财富,但其个人素养、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并没有同步跟上。
这种“德不配位”的状况,使得他们极易在诱惑面前迷失方向,做出违法违规或违背公序良俗的行为。拼命堆人设、造话题、秀财富、打擦边,用浮夸和噱头换热度,最终遭到反噬。归根结底,公众人物尤其需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一切都迟早是要还的。
不过从积极的角度来看,这种大网红翻车潮也算是一场“行业清洗”。平台出手封禁违规网红、清理不良内容,主动进行“自我净化”。因为当内容环境里劣币驱逐良币,信任体系被反复破坏时,平台自身的商业信誉也会被侵蚀,所以整顿是必须的。
同时,这种翻车潮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思考:到底什么才算真正的影响力?不是粉丝数、不是带货额,而是你能不能经得起时间、舆论和道德的检验。流量时代的泡沫正一点点被戳破,而那些靠真诚、专业、内容立足的人,才能走得更长远。
总的来看,这一轮“网红翻车封禁潮”,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行业一次必要的洗牌,有望推动整个直播生态重新校准方向,回归内容、塑造信任。经过阵痛期后,网红经济或许会变得更理性、更健康,也更能承载社会主流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