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的人生路走得挺曲折,从小玩相声到影视圈混饭吃,再到婚后那几年穷得叮当响,全靠媳妇顶着家。
娶了个比自己小10岁的女学生白慧明,俩人刚结婚时他事业一塌糊涂,家用全指着她那点工资过日子。
后来搭上郭德纲,德云社火了,日子才翻身。俩儿子从小就拜郭德纲当师父,这关系铁得像一家人。说起来,于谦这辈子靠的就是这份稳当劲儿,不张扬,但一步步熬出来了。
于谦出生在天津大港油田,那地方石油工人多,家里条件一般。小时候随爸妈迁到北京,住胡同里。从小身体弱,爸妈让他多接触文艺,避免太累。
他八岁开始听相声录音,十三岁那年,1982年考进北京市戏曲学校相声班。学校在西城区,学基本功,练台步背段子。老师石富宽管得严,每天早起练,五年下来,于谦打下扎实基础。
1987年毕业,他进北京曲艺团,当业余演员。演出多在社区礼堂,观众主要是老人小孩,收入少得可怜,只能拿补贴凑合。那时候相声市场低迷,他干了几年,觉得得换条路走。
1992年,他考进北京电影学院导演专业进修班,学剧本和镜头调度,两年结业。毕业后,先去北京电视台干编导,策划节目,采访艺人。没多久调到中央电视台,负责文化类节目制作。
工作稳定,每个月工资够用。他参与过相声专场策划,还客串主持访谈。九十年代末,他主持文艺节目,偶尔去公园练相声,参加小品比赛。
那几年生活平稳,但于谦总觉得缺了点啥,相声这块儿没放下来。1999年,他还出演几部电视剧,积累经验,但机会不多。
于谦和白慧明的故事,得从1998年说起。那年他在《红印花》剧组工作,负责协调道具啥的。白慧明当时19岁,还是大学生,来客串角色。俩人年龄差10岁,于谦29岁,她刚成年。
于谦对她印象深,觉得这姑娘单纯有活力。剧组散了后,他主动联系,俩人慢慢熟悉。白慧明家父母起初不同意,觉得女儿太小,男方岁数大。于谦上门几次,讲自己工作情况和打算,父母才松口。
2000年,他们结婚,白慧明21岁,于谦31岁。婚礼简单,没啥排场。外界传闻于谦二婚啥的,但都是假的,他们晒过结婚证
白慧明毕业后找了份稳定工作,每个月2000块工资。那时候于谦在央视,收入中等,但结婚后他决定重拾相声梦,辞职专心学艺。
婚后头两年,于谦事业基本停摆。相声这行不赚钱,他到处练段子,收入每月就几百块。家里的开销、水电、日常吃喝,全靠白慧明那2000块顶着。
她上班养家,于谦在家琢磨相声。日子过得紧巴巴,俩人也没抱怨,就这么熬着。白慧明支持他追梦,没辞职啥的,继续干活贴补家用。于谦后来回忆,那段时间压力大,但媳妇的理解让他坚持下来。
转眼2000年,他接到个剧组活儿,这成了人生转折点。这一年,他邂逅郭德纲,俩人一聊相声就投机。郭德纲那时候也刚起步,他们一见如故,决定搭档。
俩人加入北京民间艺术团,下乡演出。条件苦,收入低,一场几十块,有时没钱。于谦刚结婚,家里还得养,压力更大。但他咬牙干,郭德纲也一样,俩人互相鼓励。
2004年,郭德纲创办德云社,于谦义无反顾加入。早期德云社小剧场,观众少,票价低,收入勉强够用。于谦继续靠白慧明养家,她工资成了主要来源。俩人感情稳,熬过这苦日子。
2005年,德云社风格独特,媒体报道多,三天内70多家争相采访。于谦和郭德纲名字传开,剧场满座,收入翻倍。
于谦终于摆脱穷日子,买房置业。但他把钱全交给白慧明管,感激她早期支持。白慧明后来辞职,全职在家,管家理财。于谦低调,不爱炫富,事业起来后更注重家庭。
于谦俩儿子的事儿,也挺有意思。大儿子于思洋,半岁时,2006年10月,在德云社仪式上拜郭德纲为师,艺名于云霆,云字科第五。那时候德云社刚火,何云伟、栾云平、曹云金、孔云龙一起拜师,于思洋最小,排老五。
郭德纲待他如亲儿子,从小教相声基本功。小儿子于庚印,艺名于云田,也拜郭德纲为师,云字科第十三。
俩儿子从小跟郭德纲学艺,上台练功,郭德纲带他们过日子,关系亲近。于谦忙演出,就把儿子艺业交给郭德纲管,这叫互换人质,俩家更铁。
郭德纲那边,儿子郭麒麟2006年拜于谦为师,于谦用心教台步和节奏。郭麒麟拘谨,于谦不强求,就在背后支持。俩人互收徒弟,感情像兄弟。于谦说,这是为了让孩子们互相学习,关系更稳。
德云社家谱复杂,于谦儿子辈分高,于思洋是岳云鹏师兄,于庚印也排前。郭德纲收徒多,于谦收得少,只有几个,像冯照洋啥的。但他教徒弟严,注重基本功。
俩人搭档20多年,台上默契,台下互挺。2006年德云社有风波,于谦站郭德纲一边,支持渡难关。曹云金出走时,于谦也没多说,就继续干活。
于谦这人,性格低调,不争不抢。他的告诉人婚姻事业得互相扶。于谦不爱吹,生活就这样,平平淡淡却有滋味。
编辑:李慧
一审:李慧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