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版黄子韬自曝破产,山寨网红的好日子到头了

01

模仿黄子韬爆红的网红黄子诚自曝破产

 

近几年来,互联网上模仿之风盛行。

 

从模仿黄子韬的“黄子诚”、模仿鹿晗的“鹿哈”,到模仿汪小菲的“汪大菲”、模仿雷军的“雷民”,再到模仿杨坤的“四川芬达”,各类山寨网红层出不穷。

 

然而,这股模仿浪潮下,却是有人欢喜有人忧。有人靠着复刻明星的外貌、言行轻松收割流量、实现商业变现,却也有人因侵犯肖像权、违背平台规则,被封号、起诉、索赔,甚至沦落到破产的境地。

 

这不,近日,靠着模仿黄子韬走红的“黄子韬分韬”黄子诚自曝现状称,当初把所有财产都用来投资自己玩互联网,结果导致一无所有,已经破产。

 

图源:微博

 

“我不知道是我命不好,还是天生不适合吃互联网这碗饭,以前我也是很拼命的人,那时候真想赌一赌,因为有点起色了嘛,我们可能是属于恶搞,但是我们没有去诋毁任何一位明星,说句心里话,我到现在还是想不明白,我感觉我被做局了。”黄子诚说到。

 

此话一出,“黄子诚因模仿黄子韬导致破产”的词条登上热搜。没过多久,黄子诚与年迈父母一同出镜,他向黄子韬道歉表示,不是黄子韬让他破产,是模仿没让他走上致富之路……

 

图源:微博

 

据了解,此前黄子诚因外形、言行模仿黄子韬,于2022年加入山寨男团“ESO”后迅速走红。该团队内还有“鹿哈”“王二博”“易烊干洗”等成员,他们大多来自农村,未接受过正规唱跳训练,且以00后为主。

 

在短视频平台走红后,“ESO”涨粉无数,随即开启商演与直播,以此获利。

 

虽然有人认为这种模仿行为无伤大雅,但网友对“ESO”的负面评价同样不少,“土味偶像”“山寨明星”“拼夕夕男团”“无底线蹭热度”等标签如影随形。

 

2024 年 3 月,黄子韬工作室发布了反山寨声明,这使得黄子诚事业遭受重创,商演大幅减少,个人账号也因违规被永久封禁,最终即便变卖资产,也未能挽回损失。

 

如今,他自曝已陷入破产境地,这一结局也在意料之中。

 

但同团队的“鹿哈”却走上了不同道路。在引发争议后,他恢复本名凌达乐,弃用“鹿哈” 之名,转型直播带货。

 

图源:抖音

 

2023 年,“鹿哈”曾在直播中自曝月赚 500 万元,带货 7 个月收入达 3500 万元。他还透露,自己购置了千万豪宅,百万豪车及写字楼。

 

前不久,“鹿哈”与女友兔兔发布订婚视频,二人身着中式礼服,互动甜蜜。此前,他已于今年1月15日向女友求婚成功,并在5月5日晒出婚纱照,生活似乎十分美满。

 

图源:抖音

 

“黄子诚”与“鹿哈”的现状反差,也暴露出山寨网红行业存在的巨大风险。

 

像他们这样的山寨网红,靠着“蹭明星热度”“低门槛复制”,确实能在短期内快速积累粉丝,但这种流量往往很“虚”,这些粉丝关注的是“明星的影子”,而非网红本人。

 

等到新鲜感褪去,或是出现更贴合明星形象的模仿者,流量便会急剧流失。

 

这种“速成流量”的致命缺陷,在于缺乏 “用户粘性”。在“黄子诚”的粉丝中,很少有人是因为认可他的个人魅力或内容价值而关注,更多是出于“猎奇心理”。

 

这类网红本就缺乏稳定性,一旦没有好内容支撑,后续试图变现时,自然会陷入“粉丝不买单”的困境。

 

反观“鹿哈”,他选择脚踏实地深耕直播带货,不仅成功将短暂的“猎奇流量”转化为稳定的 “消费流量”,更凭借“实用需求”让用户主动留存,最终实现有效转型。

 

对山寨网红而言,“黄子诚”显然是陷入流量陷阱的反面案例,而“鹿哈”或许是突破模仿困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正面参照。

 

02

山寨网红,难逃昙花一现

 

放眼行业,山寨网红有不少,但大部分都难逃“昙花一现”的命运,能真正实现长期发展的寥寥无几。

 

山寨周杰伦“黑伦”早期凭借酷似周杰伦的嗓音、舞台台风走红,甚至会在商演中翻唱周杰伦的经典歌曲,一度收获不少关注。

 

但这种未经授权的模仿很快触碰法律红线,因涉及版权侵权问题,他多次被相关方起诉,不仅面临赔偿压力,还失去了大量商业合作机会,最终被迫放弃模仿路线。

 

山寨周杰伦黑伦巡演宣传片

 

模仿杨坤走红的“四川芬达”也是如此。“四川芬达”此前通过模仿杨坤的标志性造型比如同款休闲穿搭、标志性的“断气式”演唱风格,还结合“中国好声音”节目中的经典梗创作内容,迅速在抖音积累起不少关注。

 

图源:快手

 

不过,“四川芬达”的模仿行为引发了杨坤方面的不满,最终被杨坤起诉至法院,诉求包括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公开道歉,以及删除多平台上涉嫌侵害杨坤名誉权的相关视频。后续“四川芬达”进军快手直播,又因“哭穷”遭到网友指责。

 

山寨雷军“雷民”同样如此,此前因争议不断被迫改名,并删除所有相关视频。

 

图源:抖音

 

可以看到,大部分山寨网红都没有好结果。

 

03

网红行业,正在走上正轨

 

网红经济的本质是商业,而非娱乐。要想实现长期发展,网红必须具备基本的商业思维,包括市场定位、品牌建设、供应链管理、风险控制等。

 

否则,即使拥有再多的流量,也难以避免“昙花一现”的命运。

 

更何况,山寨网红还面临法律和道德层面的争议。未经授权使用明星形象进行商业活动,可能涉及侵权。

 

此外,过度消费明星效应,也可能引发公众反感,影响网红行业的正向发展。

 

近年来,监管部门对网红行业的规范力度不断加强。从《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到《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规范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都在遏制行业乱象,保护消费者权益。

 

对于网红群体来说,要想在这片竞争激烈的红海中脱颖而出并长久立足,需要从多个关键方面发力。

 

一是找到差异化定位,当下模仿成风致同质化严重,成功网红应避开盲目模仿,挖掘自身特长并结合市场需求打造独特个人IP,如凭借方言幽默或手工技艺出圈的网红。

 

二是提升内容质量,过去部分网红为求流量采用低俗手段难长久,如今需从“追求流量”转向“追求价值”,创作有深度内容增强粉丝情感连接、建立忠诚度,像知识类网红讲解专业知识获认可。

 

三是加强商业运营,网红积累流量后要学习商业知识,组建专业团队,通过直播带货、广告合作等多元化方式实现流量变现的可持续性。

 

另外,平台对推动网红经济健康发展责任重大。优化算法推荐是关键,当前部分平台算法重短期流量致低质内容泛滥,应减少对低质内容推荐,鼓励原创和差异化创作,让优质内容获更多曝光。

 

加强内容审核也不可或缺,网红经济中虚假宣传、刷量等违规行为扰乱市场,平台要建立严格审核机制打击违规,维护公平环境。

 

此外,平台还应对山寨网红的违规模仿行为加强审核与管控,避免侵权内容扩散。与此同时,监管部门要进一步规范网红行业秩序,通过完善相关规则、加大违规惩处力度,保障行业健康发展。

 

网红经济的狂欢,终将回归理性。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只有那些能够坚守价值本质、持续创新的创作者,才能穿越周期,成为真正的赢家。

 

当流量退去,喧嚣沉寂,留下的,只有那些真正被市场认可、被用户喜爱的内容。而这,才是网红最该追求的终极目标。

来源:电商派Pro


(娱乐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