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疯癫”到央视女神,谢娜44岁逆袭,倪萍为何夸她有料?

谢娜站在央视中秋晚会的舞台上,一身红裙,笑容温暖,举止大方,谁能想到,这个“太阳女神”曾经被贴上“疯疯癫癫”的标签?她用一场完美的亮相,狠狠打脸了那些质疑她的人。这不是运气,而是她二十多年坚持和改变的结果。

很多人认识谢娜,都是从《快乐大本营》开始。她在舞台上蹦蹦跳跳,大笑大叫,总是能把气氛炒得火热。可这股子“闹腾劲儿”,也让她吃了不少亏。2008年湖南卫视跨年晚会,她居然把新年祝福说成了“生日快乐”。全国直播的场合,犯这种低级错误,网友可没少吐槽。她事后解释说想让大家“天天快乐”,但这理由听起来有点牵强,挡不住批评的浪潮。

更别提2012年金鹰节颁奖礼了。面对台下白岩松这样的大咖,她竟然开玩笑说“各路牛鬼蛇神都来了”。这话一出口,现场气氛尴尬到极点。网友直接炸锅,骂她“情商低”“不尊重前辈”。还有一次,在综艺节目里,她抢了嘉宾的话筒,硬生生打断别人的发言,甚至还爆料了吴昕的隐私细节。这些事一件件累积,谢娜的“综艺咖”形象深入人心,但也让她被扣上了“不专业”的帽子。

其实,谢娜不是没试过改变。2016年,东方卫视为她量身打造了脱口秀《娜就这么说》。这是她从“综艺咖”转型“专业主持人”的机会。节目组对她寄予厚望,观众也等着看她能带来什么新花样。可惜,节目一播出,大家失望了。谢娜还是那个老套路,笑得夸张,说话颠三倒四。没有何炅在旁边救场,她的短板暴露得一览无余。节目口碑一路下滑,最后只能草草收场。

这些失误,让谢娜的“疯癫”标签越贴越牢。尤其是在严肃的场合,她那种综艺式的搞笑,显得特别不合时宜。网友评价她“上不了台面”,甚至有人说她“只会装疯卖傻”。面对这些批评,谢娜从没低头。她在社交平台上写道:“坚持做自己。”简单五个字,透着她的倔强。

今年6月,谢娜晒出一组舞台剧的照片,标题是“这是我最初的梦想”。她参演了赖声川导演的《十三角关系》,扮演一个为了挽回丈夫向小三求助的主妇。舞台上的她,完全不像综艺里那个“哈哈大笑”的谢娜。她演得细腻又真实,观众看得直呼过瘾。剧场里掌声不断,大家才发现,这个“综艺咖”原来还有这么深的表演功底。

更让人刮目相看的是她在《姐姐当家》里的表现。一开始,观众带着偏见,觉得她肯定又会“闹腾”。但节目播出后,谢娜用行动证明了自己。她把每个人的情绪都照顾得妥妥帖帖,面对繁琐的工作,她安排得井井有条。谁能想到,这个“当家姐姐”曾经被120天的“失业”生活压得喘不过气?她用实力甩掉了“傻子”的标签,真正配得上“太阳女神”的称号。

这背后,是谢娜二十多年的坚持。娱乐圈从来不缺新人,主持人这行更是竞争激烈。能在这个圈子里站稳脚跟,靠的不是运气,而是真本事。倪萍曾说:“以前觉得她太闹腾,现在才发现,安静下来,她比谁都有料。”这话一点不假。谢娜能疯能静,能逗笑观众,也能严肃端庄。她在综艺里“装疯卖傻”,是为了让大家开心;她在央视舞台上落落大方,是为了展现家乡的力量。

说到央视中秋晚会,谢娜的表现简直惊艳。红裙加身,言谈得体,她站在那里,就像一个真正的央视主持人。网友感叹:“这还是那个‘疯疯癫癫’的谢娜吗?”她用一场演出,打破了“上不了严肃晚会”的偏见。数据也说明了她的影响力:当晚微博热搜上,谢娜中秋晚会的阅读量突破了3亿,讨论量超过50万。观众的掌声,就是对她最好的肯定。

谢娜的故事,像极了我们身边的很多人。谁没被误解过?谁没被贴过标签?她能从“综艺咖”走到央视大舞台,靠的是不服输的劲头和一点点改变。就像我们普通人,生活里总会遇到挫折,但只要咬牙坚持,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她的经历也让人忍不住想问:一个人到底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在质疑声中坚持做自己?谢娜用行动给出了答案。她不是完美的,但她一直在努力。无论是综艺里的“马栏山坡姐”,还是舞台剧里的主妇,亦或是央视晚会上的主持人,她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展现一个真实的自己。

未来,谢娜还会带给我们什么惊喜?她会不会继续挑战新角色?这些问题,或许只有时间能回答。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太阳女神”不会轻易被定义。她会继续用她的方式,温暖观众,点亮舞台。


(娱乐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