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被父母冷落,她住豪宅却送双亲养老院,背后真相太心酸

王琳站在养老院门口,手里提着水果篮,脸上挂着礼貌的笑。这位55岁的女演员,娱乐圈里摸爬滚打多年,演过无数“坏女人”,如今却因为把父母送进养老院,成了热议焦点。背后真相让人唏嘘:一个童年的伤疤,硬生生把她和父母隔成了陌生人。

王琳在娱乐圈算是个传奇。五十多岁还能接到电影、电视剧的剧本,综艺节目也争着请她露面。她住着豪华别墅,儿子上着好学校,事业家庭看着都风光。可谁能想到,这个光鲜的女人,内心深处藏着一段冰冷的童年往事。她在综艺《姐姐当家》里,第一次敞开心扉,讲了自己小时候的事,句句扎心。

王琳小时候没享受过父母的爱。她出生后就被送去外公外婆家寄养,好几年没见过爸妈。后来被接回家,家里已经多了一个弟弟王华。父母眼里只有弟弟,她在家里连张床都没有,只能睡在客厅的木头长椅上。那椅子硬邦邦,她瘦得骨头凸出来,翻个身都硌得疼。

父亲在王琳的记忆里更是模糊。他从不关心她,连妈妈打她的时候,他也只是冷眼旁观。偶尔跟弟弟说几句话,脸上才有笑。王琳小时候挨打,被揪头发,父亲路过连个眼神都不给。她在家里像个外人,存在的意义就是干活、听骂。

这种日子持续了十年,王琳忍到17岁终于爆发。那年她刚上高一,想要一双新皮鞋。妈妈听完直接甩了她一巴掌,打得她嘴角流血。妈妈还不解气,扬手又要打第二下。王琳攥住妈妈的手腕,咬着牙说:“你再打,我会还手。”那一刻,她的心彻底凉了。

妈妈最终没打下去,也没给王琳买皮鞋。但从那以后,家里没人再动手打她。王琳咬牙熬到考上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还因为成绩好被公派去莫斯科留学。在国外,她一边学俄语一边学表演,还要打工养活自己。生活再苦,她也觉得比家里强,至少没人骂她、忽视她。

王琳如今对父母的态度,像对陌生人。她把父母送进养老院已经7年了。那家养老院条件不错,费用不低,对王琳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她不常去看父母,每次去之前还要提前打电话。妈妈马桃珊每次都早早在门口等着,嘴里不停说“谢谢你来看我”。可谁能想到,这个如今和善的妈妈,当年对王琳冷漠得像个外人。

王琳试过把父母接回家住,但每次都以失望告终。一次妈妈说自己高血压犯了,王琳慌忙带她去医院,结果医生说只要吃降压药就行。类似的事发生了好几次,王琳次次上当,慢慢地心就冷了。她对父母的责任还在,但感情早就没了。

更让人无奈的是,王琳的弟弟王华,父母当年的心头肉,如今却靠不住。父母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养老院的护工建议儿女多来看看。王琳忙得焦头烂额,拍戏、录综艺、照顾儿子,实在分身乏术。她硬着头皮给弟弟打了电话,结果王华敷衍地去了两次,就再也没出现。父母宠了一辈子的儿子,到头来连养老院都不愿意多走一趟。

王琳的童年阴影,不止影响了她和父母的关系,也影响了她的婚姻和育儿方式。她结过两次婚,第二任丈夫生了个儿子。她对儿子管得很严,外界甚至说她控制欲太强。可她只是想把童年没得到的爱,全都给儿子。结果爱得太多,变成了干涉。她第一段婚姻也是如此,她找了个像“父亲”一样的男人,想弥补童年的遗憾。可惜,婚姻不是童年的补丁,最后还是散了。

现在王琳一个人住在豪华别墅,儿子住校,父母在养老院。她卸了妆,眼神里满是疲惫。身材保持得再好,也掩不住心里的孤单。童年的冷漠和伤害,像一道墙,把她和家人隔开。她尽力做好女儿的责任,但心里的那道坎,始终过不去。

这件事让人感慨,家庭的爱和伤害,能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王琳的故事,像一面镜子,照出很多家庭的影子。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远比我们想的深。你觉得王琳的选择对吗?她把父母送进养老院,是无奈还是冷漠?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娱乐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