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观众还在为悬疑剧烧脑、古装剧舔颜、都市剧扎心时,赵本山带着40集喜剧大剧《走马上任》杀回来了!
这位年近七旬的喜剧泰斗,在短视频平台靠“谢广坤烫头”都能上热搜的时代,突然甩出一部原汁原味的东北喜剧,瞬间让吃瓜群众集体亢奋——这波操作,是喜剧江湖的文艺复兴,还是老艺术家最后的倔强?
兽医变县长,荒诞剧情暗藏人性博弈
故事设定在民国初年,兽医贾归田误打误撞闹出医疗事故,为了保命,竟让与团长长得一模一样的外甥王老五伪装县长。
这个“狸猫换太子”的设定,乍看像《让子弹飞》的东北版,但细品却藏着更深的门道。当草根兽医被迫卷入官场旋涡,在盘根错节的势力中周旋时,荒诞外壳下包裹的是小人物在时代洪流中的生存智慧。
赵本山这次把“错位喜剧”玩到了极致。预告片里那句“贾大夫,您这假大夫当得可真像”,利用“贾”与“假”的谐音梗制造误会,既延续了东北喜剧的语言特色,又暗合了角色身份的双重性。这种设计比单纯堆砌网络热梗高级得多,让人想起早期春晚小品里那些经得起推敲的包袱。
赵家班全员出动,喜剧江湖迎来“老炮儿”集结
从主演到配角,《走马上任》几乎搬空了赵家班的人才库。王小利一人分饰两角,程野、葛珊珊等《乡村爱情》熟脸集体回归,就连赵本山的儿子赵大牛都来凑热闹。这种“全家总动员”的架势,既是对团队凝聚力的考验,也是对喜剧基因的传承。
但最让人意外的,是导演成红和编剧何苦的组合。前者作为赵本山弟子,深谙东北喜剧的节奏把控;后者凭借纪实文学《最后的棒棒》证明了对社会底层的人文关怀。当市井幽默遇上现实主义,这种碰撞会不会催生出新的喜剧范式?就像当年《马大帅》里范德彪的“辽北第一狠人”人设,既荒诞又真实,让观众在笑声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喜剧稀缺时代,赵本山能否再造现象级爆款?
在悬疑剧占据热搜榜、古装剧霸占收视率的当下,喜剧反而成了稀缺品。不是观众不需要笑声,而是真正能戳中痛点的喜剧越来越少。当某些喜剧还在用“尴尬到脚趾抠地”的段子强行搞笑时,赵本山团队却选择回归最朴素的叙事——用小人物的荒诞遭遇解构宏大叙事,用市井智慧消解时代焦虑。
这种创作思路,与当下流行的“解构主义”不谋而合。就像年轻人用“发疯文学”对抗内卷,用“猫meme”吐槽职场,赵本山的喜剧从来都是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完成对现实的温柔反叛。预告片里那句“在伏虎县搏得一线生机”,何尝不是当代年轻人在996中挣扎的真实写照?
喜剧的终极命题:笑着活下去
从《卖拐》到《不差钱》,赵本山的作品始终在探讨一个命题:如何在荒诞中保持尊严,在困境中寻找乐趣。这次《走马上任》里,兽医贾归田被迫扮演县长的过程,本质上是一场关于“身份焦虑”的现代寓言。当社交媒体时代人人都在扮演“人设”,当“精致穷”成为新常态,这种错位感恰恰击中了当代人的精神痛点。
当然,也有人质疑:赵本山的喜剧是否过时了?但看看短视频平台上那些模仿“刘能走路”“谢广坤作妖”的二创视频,就知道东北喜剧的基因早已融入互联网文化血脉。这次赵本山选择在民国背景下讲现代故事,既是对经典的致敬,也是对喜剧边界的探索。
当40集的喜剧长剧遇上短视频时代的碎片化审美,当东北方言碰撞民国风云,《走马上任》注定要经历一场“传统喜剧范式”与“新媒体传播逻辑”的博弈。但无论如何,赵本山带着他的团队再次出山,本身就已经是一场值得期待的喜剧实验。毕竟,在这个连“悲伤”都要被量化成热搜指数的时代,能让人真正笑出声的作品,已经不多了。
编辑:李慧
一审:李慧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