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万物》热度初显之际,网络舆论便呈现活跃态势。
不少观众称赞杨幂此次呈现了尤为精彩的表演,与此同时,也有声音疑问:“赵丽颖主演的《造城者》是否即将接档?其热度是否会被分流?”
观看《生万物》期间,众多观众反馈 “杨幂有明显转变”。
此前常有声音认为她在表演中带有 “偶像包袱”,例如在《狐妖小红娘》中,表情生硬导致观众出戏;在《哈尔滨 1944》中,则被指表演用力过猛。
但在《生万物》中,她所塑造的宁绣绣形象截然不同 —— 吵架时皱眉撇嘴的细微神态、被家族抛弃时眼中流露的坚韧,均让观众认可 “这才是角色应有的状态”。
有观众感慨:“以往感觉她是在‘演角色’,如今则真正融入了角色本身。” 事实上,杨幂早在 2017 年便尝试突破个人舒适圈,仅因当时作品未获广泛认可,最终仍回归古偶剧领域。
直至《酱园弄》《长安的荔枝》,再到此次《生万物》,她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最终重新获得观众认可。
谈及演员转型,赵丽颖的发展历程更令人瞩目。当诸多同龄女演员仍局限于古偶剧题材时,她已成功撕掉 “流量演员” 的标签。
2024 年,她接连斩获多项奖项,成为首位获主流领域认可的流量出身演员。凭借《第二十条》,她斩获百花奖最佳女配角;凭借《风吹半夏》,又先后摘得飞天奖、金鹰奖最佳女主角荣誉。
有观点将她饰演的许半夏与早年塑造的陆贞进行对比,认为 “眼神中的野心差异显著,可见其在演技上付出了诸多努力。”
二人的比较早于 2011 年便已出现。
彼时杨幂已是 “四小花旦” 之一,稳居顶流位置;赵丽颖则尚处于演艺生涯初期,仅为普通演员。因部分声音认为二人外形相似,赵丽颖曾直接作出回应,这一态度也让部分人认为她 “不合群”。
2015 年,赵丽颖凭借作品一跃成为顶流,二人的发展差异进一步凸显:杨幂持续深耕古偶剧领域,赵丽颖则不断尝试新类型角色,口碑差距也随之逐渐拉开。
在《生万物》热度攀升之际,央视突然提及《造城者》,此举进一步引发网络热议 —— 部分观点认为 “赵丽颖在蹭热度”,更有声音称 “杨幂辛苦积累的热度成了他人嫁衣”。
事实上,此类情况并非个例 —— 如周迅主演的《红高粱》播出期间,同期剧集通过相互带动提升关注度的现象十分常见。
另据传闻,《造城者》原计划提前播出,后调整至 9 月档期,与其将此解读为 “一方为另一方做嫁衣”,不如视为剧集排期的正常调整。
央视对《造城者》的宣传,本质上是出于对剧本质量的认可,与支持《生万物》的逻辑一致,均为对优质作品的肯定。
部分观点将此解读为 “杨幂让位”,但事实上 “让位” 一说并不成立 —— 演员的核心竞争力终究在于作品。杨幂突破了外界对流量演员的偏见,赵丽颖则以实力赢得口碑,二者均在演艺道路上持续前行。
优秀演员从不需 “让位”,只需以角色传递价值,便已足够。